[1] |
支东明, 李建忠, 陈旋, 杨帆, 刘俊田, 苟红光, 张华, 林霖, 李斌, 孙玉峰, 胡军. 吐哈盆地油气勘探新领域、新类型及资源潜力[J]. 石油学报, 2023, 44(12): 2122-2140. |
[2] |
刘合, 卢秋羽, 朱世佳, 蒋薇, 王素玲. 典型聚类算法在区块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分析中的应用[J]. 石油学报, 2020, 41(12): 1657-1664. |
[3] |
兰蕾, 李友川, 王柯, 姜雪, 孙涛, 王建新. 一组有效区分渤中凹陷烃源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J]. 石油学报, 2019, 40(1): 35-41. |
[4] |
王越, 陈世悦, 张关龙, 张奎华, 林会喜, 梁绘媛, 汪誉新, 李佳. 咸化湖盆混积岩分类与混积相带沉积相特征——以准噶尔盆地南缘芦草沟组与吐哈盆地西北缘塔尔朗组为例[J]. 石油学报, 2017, 38(9): 1021-1035,1065. |
[5] |
钱宇, 王作栋, 张婷, 妥进才, 王晓锋, 王志勇, 徐永昌. 准噶尔盆地东部侏罗系烃源岩和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低熟气勘探前景[J]. 石油学报, 2017, 38(1): 44-54. |
[6] |
杨升宇 张金川 黄卫东 张 俞 唐 玄. 吐哈盆地柯柯亚地区致密砂岩气储层“甜点”类型及成因[J]. 石油学报, 2013, 34(2): 272-282. |
[7] |
尹太举, 张昌民, 龚富华, 李少华. 利用骨架砂体叠加图进行储层预测[J]. 石油学报, 2008, 29(6): 832-836. |
[8] |
高岗, 黄志龙, 梁浩, 焦立新, 李华明, 王志勇, 李君. 吐哈盆地雁木西油田天然气的选择性生物降解作用[J]. 石油学报, 2008, 29(4): 494-498. |
[9] |
闫铁, 毕雪亮, 王长江. 基于支持向量机和聚类分析理论的钻具失效分析方法[J]. 石油学报, 2007, 28(3): 135-140. |
[10] |
李森明. 利用对比技术分析吐哈盆地台北凹陷 储层孔隙特征及有效性[J]. 石油学报, 2006, 27(1): 47-52. |
[11] |
王志勇, 金颖, 梁桂宾, 贺永红.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煤成烃刻度区解剖研究[J]. 石油学报, 2005, 26(S1): 77-81. |
[12] |
尹太举, 张昌民, 王寿平, 李中超, 赵红静. 濮53块流动单元评价[J]. 石油学报, 2005, 26(5): 85-89. |
[13] |
张振英, 邵龙义, 张世焕, 贾硅玲.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西部弧形构造带混源原油特征[J]. 石油学报, 2005, 26(2): 15-20. |
[14] |
柳益群, 冯乔, 周立发, 荐军, 魏建晶. 吐哈盆地二叠系含油结核研究及生油前景分析[J]. 石油学报, 2002, 23(5): 40-43. |
[15] |
杨永泰, 邹才能, 李伟, 岑晓春. 吐哈盆地鄯深构造三叠系油藏成藏期次分析[J]. 石油学报, 2002, 23(2): 2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