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韩旭, 王正茂, 姜国庆, 阎逸群, 黄佳, 李思源, 周小松, 谭效党. 无碱中相复合驱体系实验[J]. 石油学报, 2023, 44(7): 1140-1150. |
[2] |
程杰成, 吴军政, 吴昊, 刘笑莹, 何金钢, 贾世华. 无碱三元乳化驱油体系[J]. 石油学报, 2023, 44(4): 636-646. |
[3] |
魏纳, 裴俊, 蔡萌, 李海涛, 赵金洲, 张烈辉, 薛瑾. 天然气水合物自生热解堵剂热量平衡模拟计算[J]. 石油学报, 2023, 44(4): 657-671. |
[4] |
王顺, 王敬, 刘慧卿, 姬泽敏, 胡改星. 表面活性剂辅助残余油剥离机制的分子模拟[J]. 石油学报, 2023, 44(3): 518-533. |
[5] |
魏兵, 王怡文, 赵金洲, Kadet Valeriy, 蒲万芬. 固液界面特征对致密/页岩储层渗吸行为的影响——以延长组7段+8段致密储层和龙马溪组页岩为例[J]. 石油学报, 2023, 44(10): 1683-1692. |
[6] |
高文君, 程龙, 张棚, 袁泉, 王万里. 含水变化规律广义数学新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 石油学报, 2022, 43(7): 1007-1015,1034. |
[7] |
鲍博, 史嘉威, 冯嘉, 杨再雍, 彭宝亮, 赵双良. 基于微流控技术的表面活性剂强化驱油研究进展[J]. 石油学报, 2022, 43(3): 432-442,452. |
[8] |
瞿超超, 刘正中, 殷鸿尧, 鲁光亮, 李祖友, 冯玉军. 新型排水采气用抗凝析油泡排剂[J]. 石油学报, 2020, 41(7): 865-874. |
[9] |
梁天博, 马实英, 魏东亚, 周福建, 梁星原. 低渗透油藏水锁机理与助排表面活性剂的优选原则[J]. 石油学报, 2020, 41(6): 745-752. |
[10] |
王天源, 修建龙, 黄立信, 崔庆锋, 马原栋, 苗钧逸, 俞理. 考虑油藏环境因素和微生物因子的微生物采油数学模型[J]. 石油学报, 2019, 40(4): 448-456. |
[11] |
王旱祥, 吕孝孝, 刘延鑫, 陈升山, 兰文剑. 碳纤维抽油杆采油系统柱塞超冲程产生机理[J]. 石油学报, 2019, 40(12): 1531-1541. |
[12] |
任福深, 方天成, 程晓泽, 常玉连. 粒子射流冲击下破岩应力分析与破岩区域[J]. 石油学报, 2018, 39(9): 1070-1080. |
[13] |
霍锦华, 张瑞, 杨磊. CTAB诱导膨润土乳液转相机理及其在可逆乳化油基钻井液中的应用[J]. 石油学报, 2018, 39(1): 122-128. |
[14] |
贾茹, 付晓飞, 孟令东, 巩磊, 刘志达. 断裂及其伴生微构造对不同类型储层的改造机理[J]. 石油学报, 2017, 38(3): 286-296. |
[15] |
毕永强, 俞理, 修建龙, 伊丽娜, 黄立信, 王天源. 采油微生物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滞留机制[J]. 石油学报, 2017, 38(1): 91-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