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海长, 曾清波, 纪沫, 郭帅, 孙瑞, 郝建荣, 王龙, 王禹诺, 张功成. 珠江口盆地深水区开平凹陷拆离型裂陷石油形成条件与勘探方向[J]. 石油学报, 2023, 44(6): 933-947. |
[2] |
王清华, 张亮, 吕修祥, 周露, 汪瑞. 库车前陆盆地前缘隆起西段油气成藏类型及分布预测[J]. 石油学报, 2023, 44(5): 730-747. |
[3] |
户昶昊, 郭强, 韩宏伟, 张斌, 王建飞, 庚琪, 尹宜鹏. 辽河坳陷东部凹陷桃园地区沙河街组岩性油气藏勘探突破及意义[J]. 石油学报, 2023, 44(3): 447-457. |
[4] |
蔡媛, 孔祥鑫, 姜在兴, 葛涛元, 陈凤玲, 吴世强, 张亮. 潜江凹陷古近系盐间地层沉积环境与有机质富集——以潜江组三段下亚段10号韵律为例[J]. 石油学报, 2022, 43(5): 605-616,636. |
[5] |
王利良, 牛成民, 杨海风, 高雁飞, 赵弟江. 渤海湾盆地莱北低凸起明化镇组下段河道类型演化及其油气地质意义[J]. 石油学报, 2022, 43(3): 364-375. |
[6] |
宋明水. 胜坨油田成藏条件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J]. 石油学报, 2021, 42(1): 128-142. |
[7] |
罗晓容, 张立强, 张立宽, 雷裕红, 程明, 施辉, 曹斌风. 碎屑岩输导层非均质性与油气运聚成藏[J]. 石油学报, 2020, 41(3): 253-272. |
[8] |
薛永安, 牛成民, 王德英, 杨传超, 柳永军, 张宏国, 王粤川. 渤海海域浅层油气运移新认识与勘探新进展[J]. 石油学报, 2019, 40(S2): 29-37. |
[9] |
张忠涛, 张向涛, 孙辉, 石宁, 张博, 冯轩. 珠江口盆地渐新世陆架边缘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其对成藏的控制作用[J]. 石油学报, 2019, 40(s1): 81-89. |
[10] |
张向涛, 杜家元, 丁琳, 黄鑫, 贾培蒙, 李小平, 李智高, 李潇. 不同水动力机制下砂体沉积响应及岩性圈闭形成模式[J]. 石油学报, 2019, 40(s1): 105-114. |
[11] |
厚刚福, 徐洋, 孙靖, 王力宝, 宋明星, 郭华军, 李亚哲, 陈扬. 三角洲前缘—湖盆深水区沉积模式及意义——以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三工河组二段一砂组为例[J]. 石油学报, 2019, 40(10): 1223-1232. |
[12] |
薛永安. 渤海海域油气运移“汇聚脊”模式及其对新近系油气成藏的控制[J]. 石油学报, 2018, 39(9): 963-970,1005. |
[13] |
王阳洋, 陈践发, 庞雄奇, 沈卫兵, 张宝收, 张国强, 陈泽亚. 塔中地区奥陶系油气充注特征及运移方向[J]. 石油学报, 2018, 39(1): 54-68. |
[14] |
李素梅, 张宝收, 邢蓝田, 孙浩, 袁兴雁. 塔北哈拉哈塘—英买力地区深层油气运移与成藏地球化学特征[J]. 石油学报, 2015, 36(S2): 92-101. |
[15] |
龙华山, 向才富, 牛嘉玉, 魏立春. 歧口凹陷滨海断裂带热流体活动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J]. 石油学报, 2014, 35(4): 673-6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