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艳平, 汪洋, 向英杰, 谢俊阳, 李雷, 姚华, 屈伟, 付基友. 准噶尔盆地滴南凸起多层系油气富集条件及勘探前景[J]. 石油学报, 2023, 44(5): 778-793. |
[2] |
何文渊, 白雪峰, 蒙启安, 李军辉, 张大智, 王有智. 四川盆地陆相页岩油成藏地质特征与重大发现[J]. 石油学报, 2022, 43(7): 885-898. |
[3] |
何东博, 闫海军, 杨长城, 位云生, 张连进, 郭建林, 罗文军, 刘曦翔, 胡碟, 夏钦禹, 朱汉卿, 张岩. 安岳气田灯影组四段气藏特征及开发技术对策[J]. 石油学报, 2022, 43(7): 977-988. |
[4] |
张兴文, 庞雄奇, 李才俊, 于吉旺, 汪文洋, 肖惠译, 李昌荣, 余季陶. 深层—超深层高孔高渗碎屑岩油气藏地质特征、形成条件及成藏模式——以墨西哥湾盆地为例[J]. 石油学报, 2021, 42(4): 466-480. |
[5] |
梁兴, 徐政语, 张介辉, 张朝, 李兆丰, 蒋佩, 蒋立伟, 朱斗星, 刘臣. 浅层页岩气高效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以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太阳背斜区为例[J]. 石油学报, 2020, 41(9): 1033-1048. |
[6] |
郭彤楼, 何希鹏, 曾萍, 高玉巧, 张培先, 何贵松. 复杂构造区页岩气藏地质特征与效益开发建议——以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例[J]. 石油学报, 2020, 41(12): 1490-1500. |
[7] |
李登华, 李建忠, 张斌, 杨家静, 汪少勇. 四川盆地侏罗系致密油形成条件、资源潜力与甜点区预测[J]. 石油学报, 2017, 38(7): 740-752. |
[8] |
王阳洋, 陈践发, 庞雄奇, 沈卫兵, 张宝收, 庞宏, 胡涛, 唐令. 塔中地区良里塔格组连续型碳酸盐岩油气藏地质特征与成因机制[J]. 石油学报, 2015, 36(S2): 60-70. |
[9] |
庞雄奇, 汪文洋, 汪英勋, 武鲁亚. 含油气盆地深层与中浅层油气成藏条件和特征差异性比较[J]. 石油学报, 2015, 36(10): 1167-1187. |
[10] |
魏国齐, 李剑, 谢增业, 杨威, 王东良, 赵泽辉. 中国大气田成藏地质特征与勘探理论[J]. 石油学报, 2013, 34(增刊一): 1-13. |
[11] |
崔 勇 夏柏如 陈 果 罗志华. 储层建模过程中的网格化及其地质意义[J]. 石油学报, 2012, 33(5): 854-858. |
[12] |
吴东胜, 吴剑, 张玉清, 何幼斌, 罗进雄. 潜江凹陷蚌湖向斜周缘油气运聚特征与岩性圈闭评价[J]. 石油学报, 2009, 30(2): 183-188. |
[13] |
付晓飞, 胡春明, 李景伟. 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潜山演化及含油气性[J]. 石油学报, 2008, 29(3): 356-362. |
[14] |
吕成福, 陈国俊, 王天琦, 李玉兰, 何仕斌, 刘得文. 恩平凹陷第三系文昌组异常岩性体特征[J]. 石油学报, 2008, 29(3): 368-371. |
[15] |
朱伟林, 张功成, 高乐.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方向[J]. 石油学报, 2008, 29(1):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