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立宏, 陈长伟, 杨飞, 李宏军, 刘国全, 崔宇, 吴雪松, 石倩茹, 徐雯婧, 董文韬. 陆相断陷盆地深凹区致密油气成藏模式与勘探实践——以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为例[J]. 石油学报, 2024, 45(5): 755-770. |
[2] |
周立宏, 陈长伟, 崔宇, 杨飞, 刘国全, 李宏军, 邹磊落, 王文庆, 周凤春.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油气勘探新领域、新类型及资源潜力[J]. 石油学报, 2023, 44(12): 2160-2178. |
[3] |
赵贤正, 蒲秀刚, 金凤鸣, 陈长伟, 时战楠, 柴公权, 韩文中, 姜文亚, 官全胜, 张伟, 解德录, 董姜畅. 黄骅坳陷页岩型页岩油富集规律及勘探有利区[J]. 石油学报, 2023, 44(1): 158-175. |
[4] |
国建英, 周立宏, 李剑, 楼达, 齐雪宁, 蒲秀刚, 付立新, 陈大伟, 李志生, 郝爱胜, 谢增业, 李宏军, 姜文亚, 冯建园. 黄骅坳陷乌马营潜山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差异聚集[J]. 石油学报, 2021, 42(8): 1039-1052. |
[5] |
赵贤正, 蒲秀刚, 周立宏, 金凤鸣, 韩国猛, 时战楠, 韩文中, 丁娱娇, 张伟, 王国娜, 刘学伟, 汪虎. 深盆湖相区页岩油富集理论、勘探技术及前景——以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古近系为例[J]. 石油学报, 2021, 42(2): 143-162. |
[6] |
赵贤正, 李宏军, 付立新, 崔宇, 韩国猛, 楼达, 蒲秀刚, 刘国全, 姜文亚, 董雄英, 邹磊落.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古生界煤成凝析气藏特征、主控因素与发育模式[J]. 石油学报, 2021, 42(12): 1592-1604. |
[7] |
蒲秀刚, 赵贤正, 李勇, 陈蓉, 周立宏, 颜照坤, 肖敦清. 黄骅坳陷新近系古河道恢复及油气地质意义[J]. 石油学报, 2018, 39(2): 163-171. |
[8] |
国建英, 付立新, 肖鑫, 王东良, 李剑, 张璐, 肖敦清, 谢增业, 柳晓萱, 王金友. 黄骅坳陷大港探区高含H2S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J]. 石油学报, 2016, 37(S2): 31-38. |
[9] |
商晓飞, 侯加根, 孙福亭, 唐力, 刘钰铭, 李永强, 李燕. 砂质滩坝储集层内部结构特征及构型模式——以黄骅坳陷板桥油田古近系沙河街组为例[J]. 石油学报, 2014, 35(6): 1160-1171. |
[10] |
国建英, 李剑, 于学敏, 王东良, 付立新, 郝爱胜, 崔会英. 黄骅坳陷大港探区深层天然气成因类型与分布规律[J]. 石油学报, 2013, 34(增刊一): 112-119. |
[11] |
蔡国富, 邵磊, 乔培军, 梁建设. 琼东南盆地古近纪海侵及沉积环境演化[J]. 石油学报, 2013, 34(增刊二): 91-101. |
[12] |
张翠梅 刘晓峰. 南堡凹陷边界断层及成盆机制[J]. 石油学报, 2012, 33(4): 581-587. |
[13] |
王家豪 刘丽华 陈胜红 尚亚乐. 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珠琼运动二幕的构造—沉积响应及区域构造意义[J]. 石油学报, 2011, 32(4): 588-595. |
[14] |
王家豪 王 华 任建业 肖敦清 蒲秀刚. 黄骅坳陷中区大型斜向变换带及其油气勘探意义[J]. 石油学报, 2010, 31(3): 355-360. |
[15] |
蒲秀刚, 吴永平, 周建生, 杨池银, 廖前进, 周立宏, 肖敦清, 查明, 柳飒. 歧口凹陷岩性地层油气藏特征及勘探潜力[J]. 石油学报, 2007, 28(2): 35-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