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党伟, 张金川, 聂海宽, 王凤琴, 唐玄, 蒋恕, 魏晓亮, 刘秋波, 李沛, 李菲, 孙江涛. 页岩油微观赋存特征及其主控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延长组7段3亚段陆相页岩为例[J]. 石油学报, 2022, 43(4): 507-523. |
[2] |
国建英, 周立宏, 李剑, 楼达, 齐雪宁, 蒲秀刚, 付立新, 陈大伟, 李志生, 郝爱胜, 谢增业, 李宏军, 姜文亚, 冯建园. 黄骅坳陷乌马营潜山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差异聚集[J]. 石油学报, 2021, 42(8): 1039-1052. |
[3] |
燕歌, 王广源, 许杰, 王飞龙, 高科超, 卢欢, 陈容涛. 渤海海域蓬莱19-3油田原油生物降解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J]. 石油学报, 2019, 40(S2): 46-56. |
[4] |
宋振响, 顾忆, 路清华, 周卓明, 李贶.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勘探方向[J]. 石油学报, 2016, 37(5): 622-630. |
[5] |
吴伟, 房忱琛, 董大忠, 刘丹. 页岩气地球化学异常与气源识别[J]. 石油学报, 2015, 36(11): 1332-1340,1366. |
[6] |
朱日房, 张林晔, 李钜源, 刘庆, 李政, 王茹, 张蕾. 页岩滞留液态烃的定量评价[J]. 石油学报, 2015, 36(1): 13-18. |
[7] |
于聪, 黄士鹏, 龚德瑜, 廖凤蓉, 李瑾, 孙庆伍. 天然气碳、氢同位素部分倒转成因——以苏里格气田为例[J]. 石油学报, 2013, 34(增刊一): 92-101. |
[8] |
孙秀丽, 万永刚, 刘照伟, 董钟骏, 肖七林. 挥发作用对C5—C8轻烃指标的影响:模拟实验证据[J]. 石油学报, 2013, 34(6): 1060-1069. |
[9] |
肖七林 孙永革 茅晟懿 万永刚. 塔中4石炭系油藏原油轻烃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 石油学报, 2011, 32(2): 206-211. |
[10] |
胡国艺 李 谨 李志生 王淑英. 煤成气轻烃组分和碳同位素分布特征与天然气勘探[J]. 石油学报, 2010, 31(1): 42-48. |
[11] |
赵邦六, 石玉梅, 刘颖, 齐莉. 利用多分量地震数据预测油气藏分布[J]. 石油学报, 2008, 29(5): 676-679. |
[12] |
张居和, 冯子辉, 霍秋立, 李景坤, 方伟. 混源天然气源岩贡献定量测试轻烃指纹技术[J]. 石油学报, 2006, 27(S1): 71-75. |
[13] |
朱扬明, 苏爱国, 梁狄刚, 程克明. 柴达木盆地北缘南八仙油气藏的蒸发分馏作用[J]. 石油学报, 2003, 24(4): 31-35. |
[14] |
蔡开平, 廖仕孟. 川西地区上三叠统轻烃的生成特征[J]. 石油学报, 2002, 23(1): 35-39. |
[15] |
刘埃平, 钟子川. 铀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J]. 石油学报, 1999, 20(6): 32-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