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准噶尔古陆自前寒武纪末至古生代中期始终处于隆起剥蚀状态,是古边缘海沉积的主要物源区.海西褶皱运动,在本区地质历史上是一个重大的转折,边缘海遭受强烈的地槽褶皱,形成高峻的地槽褶皱山脉,准噶尔古陆开始沉降、萎缩,逐渐向负向构造单元-山间盆地发展,但这一时期的准噶尔古陆仍然呈剥蚀状态,同时,在准噶尔古大陆边缘形成三大断裂构造带,即东西向天山山前深大断裂带、北东向克拉玛依大逆掩断裂带或推谈构造带、北西一北西西向乌伦古坳陷南侧断裂带和克拉美丽山前断裂带. 晚古生代晚期,准噶尔古陆继续下沉,海水逐渐由北而南,由西向东退出,沿准噶尔古大陆边缘分布的山前海沟也逐渐向陆相坳陷盆地过渡,形成了早期准噶尔陆相盆地的相互分割的四大沉积坳陷.在四大沉积坳陷中,沉积了巨厚的磨拉式建造,成为盆地内主要的生油坳陷. 准噶尔古大陆边缘断裂构造发育,这些断裂构造既是油气运移通道,又是油气聚契的有利场所,同时它又能起到对油气遮挡封闭的作用.古大陆边缘斜坡带对于油气藏的形成同样是有利的.因此,准噶尔古大陆边缘是寻找油气的远景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