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歧峰, 李克昊, 段友祥, 张依旻, 宫法明.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与特征聚类的荧光薄片分析方法[J]. 石油学报, 2024, 45(3): 548-558. |
[2] |
王凤娇, 徐贺, 刘义坤, 杜庆龙, 张栋. 压驱技术高压降吸附提高采收率机理[J]. 石油学报, 2024, 45(2): 403-411. |
[3] |
郭秋麟, 黄少英, 卢玉红, 王建, 吴晓智, 陈宁生.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下古生界油气系统模拟及资源分布预测[J]. 石油学报, 2023, 44(9): 1459-1471. |
[4] |
刘合, 李艳春, 贾德利, 王素玲, 乔美霞, 屈如意, 温鹏云, 任智慧. 人工智能在注水开发方案精细化调整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 石油学报, 2023, 44(9): 1574-1586. |
[5] |
朱筱敏, 王华, 朱红涛, 邵龙义, 纪友亮. 陆相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及发展关注[J]. 石油学报, 2023, 44(8): 1382-1398. |
[6] |
李宜强, 何书梅, 赵子豪, 魏朋朋, 齐桓, 刘哲宇, 赵玥, 于英. 基于剩余油动用规律的高含水油藏水驱扩大波及体积方式实验[J]. 石油学报, 2023, 44(3): 500-509. |
[7] |
张雷, 边利恒, 侯伟, 李永洲, 李永臣, 吴鹏, 李炜静, 李翔, 李春虎. 深部煤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勘探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大宁—吉县区块为例[J]. 石油学报, 2023, 44(11): 1867-1878. |
[8] |
杨焦生, 冯鹏, 唐淑玲, 汤达祯, 王玫珠, 李松, 赵洋, 李站伟. 大宁—吉县区块深部煤层气相态控制因素及含量预测模型[J]. 石油学报, 2023, 44(11): 1879-1891. |
[9] |
高文君, 程龙, 张棚, 袁泉, 王万里. 含水变化规律广义数学新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 石油学报, 2022, 43(7): 1007-1015,1034. |
[10] |
李金潮, 邓道明, 沈伟伟, 储乐平, 高振宇, 宫敬. 倾斜气井积液临界气相流速预测新模型[J]. 石油学报, 2022, 43(5): 708-718. |
[11] |
李玉伟, 彭根博, 陈勉, 张军, 魏建光, 杨春光. CO2泡沫压裂井筒气-液-固三相流动模型[J]. 石油学报, 2022, 43(3): 386-398. |
[12] |
朱超, 刘占国, 宋光永, 龙国徽, 宫清顺, 赵健, 李森明, 夏志远, 吴颜雄, 田明智. 柴达木盆地英雄岭构造带古近系湖相碳酸盐岩沉积模式、演化与分布[J]. 石油学报, 2022, 43(11): 1558-1567,1622. |
[13] |
郜益华, 张迎春, 杨宝泉, 李珂, 苑志旺, 康博韬, 张昕, 张旭, 陈国宁. 复杂断块油田跨断层水平井产能预测及分段长度优化方法——以西非A深水油田为例[J]. 石油学报, 2021, 42(7): 948-961. |
[14] |
王小聪, 雷群, 肖沛文, 王平美, 杨占德, 韩雪, 罗健辉, 叶银珠. 现场水配制纳米驱油剂及其驱油机理[J]. 石油学报, 2021, 42(3): 350-357. |
[15] |
刘震, 朱茂林, 刘惠民, 李晓珂, 梁裳恣, 巩建强, 张鹏飞. 花岗岩风化壳储层形成机理及分布特征——以东营凹陷北带西段为例[J]. 石油学报, 2021, 42(2): 163-1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