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伟, 申建, 汪跃跃, 黄强, 曹煜彤. 深部煤系气合采产层组合判识方法及效果评价[J]. 石油学报, 2024, 45(5): 844-854. |
[2] |
李博良, 李宾飞, 冀延民, 盖平原, 王建, 李兆敏, 王成建. 烟道气辅助注蒸汽开采稠油增效机理及应用[J]. 石油学报, 2024, 45(3): 574-585. |
[3] |
谭茂金, 武宏亮, 王思宇, 杜广慧, 白洋, 王谦. 中国海相页岩气测井评价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J]. 石油学报, 2024, 45(1): 241-260. |
[4] |
石祥超, 陈帅, 孟英峰, 陈军海, 李皋, 杨昕昊, 焦烨. 岩石可钻性测定方法的改进和优化建议[J]. 石油学报, 2023, 44(9): 1562-1573. |
[5] |
刘伟吉, 张有建, 罗云旭, 祝效华. 岩石内部高压电脉冲等离子体通道生成机理[J]. 石油学报, 2023, 44(4): 684-697. |
[6] |
丁骞, 甘利灯, 魏乐乐, 张宇生, 杨昊, 姜晓宇, 王峣钧. 双孔隙结构因子及其在储层渗透性地震预测中的应用[J]. 石油学报, 2023, 44(2): 339-347. |
[7] |
桑树勋, 郑司建, 王建国, 周效志, 刘世奇, 韩思杰, 赵伟光, 黄华州, 王冉, 汪吉林, 张志镇, 赵立明, 潘冬明, 陈同俊. 岩石力学地层新方法在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甜点”预测中的应用[J]. 石油学报, 2023, 44(11): 1840-1853. |
[8] |
刘致水, 王康宁, 包乾宗, 李之旭. 致密砂岩储层岩石物理横波速度预测方法 ——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为例[J]. 石油学报, 2022, 43(9): 1284-1294. |
[9] |
孙金声, 杨景斌, 白英睿, 吕开河, 程荣超, 蒋官澄, 郝惠军, 张洁. 超分子凝胶形成机理及其在油气钻采工程领域应用现状和前景[J]. 石油学报, 2022, 43(9): 1334-1350. |
[10] |
王福伟, 陈冬霞, 解广杰, 李士祥, 曾溅辉, 姚东升, 成铭. 鄂尔多斯盆地庆城地区延长组7段源-储结构控制下致密砂岩油的差异富集机制[J]. 石油学报, 2022, 43(7): 941-956,976. |
[11] |
路保平, 王志战, 张元春. 碳酸盐岩孔隙压力预监测理论与方法进展[J]. 石油学报, 2022, 43(4): 571-580. |
[12] |
曹绪龙, 刘煜, 曹伟东. 非均相复合驱中黏弹性颗粒驱油剂与储层孔喉匹配关系[J]. 石油学报, 2022, 43(2): 262-269. |
[13] |
高德利, 刘奎, 王宴滨, 刘金海, 李轩. 页岩气井井筒完整性失效力学机理与设计控制技术若干研究进展[J]. 石油学报, 2022, 43(12): 1798-1812. |
[14] |
孙金声, 雷少飞, 白英睿, 吕开河, 张曙沛, 韩金良, 程荣超, 刘凡. 高分子材料的力学状态转变机理及在钻井液领域的应用展望[J]. 石油学报, 2021, 42(10): 1382-1394. |
[15] |
王千, 杨胜来, 拜杰, 钱坤, 李佳峻. 非均质多层储层中CO2驱替方式对驱油效果及储层伤害的影响[J]. 石油学报, 2020, 41(7): 875-884,9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