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熊钰, 郭美娟, 王羚鸿, 吴道铭, 陈美华, 李明秋, 邓波, 张芮, 路俊刚, 曾德铭. 四川盆地侏罗系大安寨段页岩油特征及可动性评价[J]. 石油学报, 2024, 45(5): 817-843. |
[2] |
姚东华, 周立宏, 王文革, 韩国猛, 蒲秀刚, 宋延杰, 许承武. 页岩油综合甜点测井评价——以沧东凹陷孔店组二段为例[J]. 石油学报, 2022, 43(7): 912-924. |
[3] |
何健, 文晓涛, 李波, 陈芊澍, 李垒.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叠前流体识别[J]. 石油学报, 2022, 43(3): 376-385. |
[4] |
洪迪峰, 唐雪平, 高文凯, 吕海川. 圆弧型井眼轨道设计模型的综合求解法[J]. 石油学报, 2021, 42(2): 226-232. |
[5] |
唐华风, 戴岩林, 郭天婵, 刘钊, 何贤培, 张一弛. 侵出式火山机构储层的分布模式——以伊通火山群为例[J]. 石油学报, 2020, 41(7): 809-820. |
[6] |
刘合, 卢秋羽, 朱世佳, 蒋薇, 王素玲. 典型聚类算法在区块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分析中的应用[J]. 石油学报, 2020, 41(12): 1657-1664. |
[7] |
龚宇, 周和平, 胡松华, 邹正辉, 江建中, 林祥生, 章华敏, 承长清. 永磁复合电机直驱游梁式抽油机的应用[J]. 石油学报, 2018, 39(8): 955-962. |
[8] |
周斌, 王延江, 刘伟锋, 刘宝弟. 基于Hessian正则化支持向量机的多视角协同识别抽油机井工况方法[J]. 石油学报, 2018, 39(12): 1429-1436. |
[9] |
王宏博, 董世民, 甘庆明, 辛红, 朱葛. 低产抽油机井动态参数仿真模型与提高系统效率的途径[J]. 石油学报, 2018, 39(11): 1299-1307. |
[10] |
李金诺, 龚仁彬, 李群, 王从镔, 姚刚. 一种抽油机示功图数据无损压缩存储方法[J]. 石油学报, 2016, 37(2): 266-272. |
[11] |
陈桂华, 白玉湖, 陈晓智, 徐兵祥, 祝彦贺, 冯汝勇, 陈岭. 页岩油气纵向综合甜点识别新方法及定量化评价[J]. 石油学报, 2016, 37(11): 1337-1342,1360. |
[12] |
叶涛, 韦阿娟, 祝春荣, 王粤川, 高坤顺, 曾金昌. 渤海海域基底“改造型火山机构”特征及油气成藏意义[J]. 石油学报, 2016, 37(11): 1370-1380,1434. |
[13] |
王珂, 张惠良, 张荣虎, 戴俊生, 王俊鹏, 赵力彬. 塔里木盆地克深2气田储层构造裂缝多方法综合评价[J]. 石油学报, 2015, 36(6): 673-687. |
[14] |
王晓波, 李志生, 李剑, 王东良, 陈践发, 谢增业, 孙明良, 王义凤, 李谨, 王蓉. 稀有气体全组分含量及同位素分析技术[J]. 石油学报, 2013, 34(增刊一): 70-77. |
[15] |
张东晓, 杨婷云. 页岩气开发综述[J]. 石油学报, 2013, 34(4): 792-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