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勇, 张世明, 吕琦, 杜玉山, 李伟忠, 程紫燕, 吕晶, 刘祖鹏. 中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中—低成熟度页岩油立体开发技术——以济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为例[J]. 石油学报, 2024, 45(4): 672-682,697. |
[2] |
朱筱敏, 王华, 朱红涛, 邵龙义, 纪友亮. 陆相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及发展关注[J]. 石油学报, 2023, 44(8): 1382-1398. |
[3] |
杨雪, 石学文, 朱逸青, 刘佳, 李怡, 何亮, 徐亮, 李彦佑, 陈瑶, 蒋佳玉. 四川盆地南部泸州地区凯迪阶—埃隆阶深水页岩沉积演化与有机质富集[J]. 石油学报, 2022, 43(4): 469-482. |
[4] |
谢环羽, 姜在兴, 王培玺, 谢武仁, 杨雨. 中—上扬子地区寒武系层序地层格架[J]. 石油学报, 2021, 42(7): 865-884. |
[5] |
宋明水. 胜坨油田成藏条件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J]. 石油学报, 2021, 42(1): 128-142. |
[6] |
吕传炳, 付亮亮, 郑元超, 李昆, 黄志佳, 冉爱华. 断陷盆地油藏单元分析方法及勘探开发意义[J]. 石油学报, 2020, 41(2): 163-178. |
[7] |
陈林, 陆永潮, 林卫兵, 邢凤存, 陈平, 刘璐, 胡海燕, 魏巍.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长8油层组层序地层特征及沉积充填模式[J]. 石油学报, 2019, 40(4): 434-447. |
[8] |
谢环羽, 赵靖舟, 王培玺, 谢武仁, 杨雨. 中—上扬子地区奥陶系层序地层格架[J]. 石油学报, 2019, 40(10): 1202-1222. |
[9] |
赵贤正, 蒲秀刚, 王家豪, 周立宏, 金凤鸣, 肖敦清, 姜文亚, 韩文中, 张伟. 断陷盆地缓坡区控砂控藏机制与勘探发现——以歧口凹陷歧北缓坡带为例[J]. 石油学报, 2017, 38(7): 729-739. |
[10] |
肖飞, 汪建国, 吴和源, 王培玺, 赵宗举, 田建章, 姜在兴, 宋春刚, 田然, 郭增强. 华北地区中北部寒武系层序地层格架[J]. 石油学报, 2017, 38(10): 1144-1157,1167. |
[11] |
金凤鸣, 侯凤香, 焦双志, 李熹微, 涂太明, 赵晨, 王鑫, 孙守刚. 断陷盆地断层-岩性油藏成藏主控因素——以饶阳凹陷留107区块为例[J]. 石油学报, 2016, 37(8): 986-995. |
[12] |
张凯逊, 白国平, 金凤鸣, 王权. 层序地层格架内成岩作用——以饶阳凹陷中南部沙河街组三段砂岩为例[J]. 石油学报, 2016, 37(6): 728-742. |
[13] |
王同, 杨克明, 熊亮, 史洪亮, 张全林, 魏力民, 何显莉. 川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层序地层及其对储层的控制[J]. 石油学报, 2015, 36(8): 915-925. |
[14] |
赵宗举. 全球海平面变化指标及海相构造层序研究方法——以塔里木盆地奥陶系为例[J]. 石油学报, 2015, 36(3): 262-273. |
[15] |
张阳, 邱隆伟, 杨勇强, 李际, 师政. 频繁超剥地区层序、不整合特征及圈闭发育模式——以东营凹陷草桥北部地区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东营组为例[J]. 石油学报, 2014, 35(5): 857-8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