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更多>

友情链接更多>

下载中心更多>

  • 石油学报

    (月刊 1980年创刊)

  • 主 管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 办

    中国石油学会

  • 编辑出版

    《石油学报》编辑部

  • 主编

    赵宗举

  • 单价:125.00元/期

    年价:1500.00元/年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3年 34卷 增刊二期
刊出日期 2013-12-25

地质勘探
地质勘探
1 张功成, 米立军, 屈红军, 张厚和, 谢晓军, 胡圣标, 张义娜
中国海域深水区油气地质

中国海域深水区(水深大于300 m)沉积盆地主要分布在南海海域。南海经历古南海、新南海两大边缘海构造旋回,形成中央洋壳、大陆坡和大陆架。各大陆边缘具有“西、北张;东、南压;南沙漂移”特征。深水区沉积盆地呈环型沿陆坡和南沙地块分布,东部深水区盆地不甚发育。南海西、北部大陆边缘深水区盆地经历了古近纪的裂谷作用和新近纪的拗陷及新构造作用。南沙地块经历了始新世—早渐新世断陷、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漂移和晚中新世以来的挤压阶段。南海南部大陆边缘渐新世以来长期处于挤压状态。南海东部大陆边缘晚中新世末以来处于挤压造岛阶段,导致南海封闭和俯冲带盆地发育。南海深水区盆地烃源岩发育层系多,包括白垩系、古新统、始新统、渐新统、中新统,其中白垩系—始新统烃源岩主要分布在南沙地块,渐新统—中新统烃源岩分布在大陆坡,呈现中央时代老、周缘时代新的格局。烃源岩类型主要是海陆过渡相煤层、碳质泥岩、暗色泥岩和海相泥岩,主要盆地现今为热盆—超热盆,历史热流值更高,十分有利于沉积有机质向油气转化。南海深水区主要生烃凹陷呈“C”型沿北部大陆边缘—西部大陆边缘—南部大陆边缘和南沙地块分布,发育10多个面积大、基底顶面埋藏深度大、地层厚度大、资源潜力大的凹陷,其中部分凹陷已被证实为富生烃凹陷。南海深水区储集体主要有大型深水扇体系、生物礁、三角洲相砂岩等。深水区盖层优良,多为厚层泥岩。圈闭类型有大型构造圈闭、生物礁、大型地层岩性圈闭。深水区油气大多为晚期生排烃,晚期聚集、近源成藏,普遍具有“下生、中储、上盖”的优越成藏组合。深水区油气勘探策略是尽快优选最有利的生烃凹陷及其最优的区带和目标,尽快发现一批骨干大油气田。

2013 Vol. 34 (增刊二): 1-14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914KB] ( )
15 夏庆龙, 周心怀, 王昕, 刘朋波, 官大勇
渤海蓬莱9-1大型复合油田地质特征与发现意义

蓬莱9-1油田是在渤海海域发现的大型复合油田,其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为2.28×108m3,创造了近10年来中国单构造的勘探发现之最。油藏分布于新近纪碎屑岩和中生代侵入花岗岩,呈现埋深浅、油质稠、储量规模大的显著特点,生储盖组合匹配良好,复合整装成藏。其中位于潜山鞍部的花岗岩油藏约占储量的80 % ,受储集条件控制,风化花岗岩上部孔隙型、裂缝-孔隙型储层物性好,横向分布相对稳定,造就了“似层状”油藏模式;风化花岗岩中下部孔隙-裂缝型、裂缝型储层物性相对较差,横向非均质性强,为岩性油藏模式。该油田的发现开辟了潜山油气勘探的新领域,明确了渤东凹陷南段和边缘性庙西北洼沙河街组的油源贡献,揭示了长期活动断裂-潜山风化壳输导体系对油气富集的重要性,对类似蓬莱9-1油田的勘探,特别是中生代花岗岩潜山的勘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13 Vol. 34 (增刊二): 15-23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239KB] ( )
24 米立军, 曾清波, 杨海长
东沙隆起珠江组生物礁类型及勘探方向

珠江组生物礁是东沙隆起重要的油气勘探领域,勘探潜力巨大,目前已发现了多个油气田与含油气构造。综合古地理位置与形态,将珠江组生物礁划分为台缘礁、台内点礁、环礁、块礁及陆棚塔礁5种类型,不同类型生物礁的外部形态与内部充填不同。平面上,台缘礁呈串珠状分布于隆起中南部台缘带,点礁、环礁、块礁呈不规则星点状分布于台地内部。古地貌背景决定了生物礁类型,台缘礁发育于早期地貌坡折上,位于油气从凹陷向隆起运移的必经之路,成藏条件最好,邻近惠州凹陷及白云凹陷的礁体是下一步勘探的突破方向。点礁、塔礁的发育受控于早期断洼的翘倾作用,规模较小,早期断洼的供烃能力尚不明确,靠近北部凹陷带的礁体是勘探的优先选择。块礁、环礁围绕台内局部隆起分布,已发现的块礁油气田位于隆起中南部的油气运移主路径上,远离该区的礁体缺乏油气来源,勘探风险较大。

2013 Vol. 34 (增刊二): 24-31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216KB] ( )
32 吴梦霜, 邵磊, 庞雄, 张浩, 陈淑慧
南海北部深水区白垩的发现及其储层意义

南海北部深水区中新统钻遇了具有白垩状结构的高孔低渗抱球虫生物碎屑灰岩,孔隙度高达30% ,但渗透率小于1 mD。这些沉积岩主要由深水抱球虫组成,含陆源碎屑和黏土矿物,抱球虫体腔孔是高孔隙的主要贡献者,由于各体腔孔独立,抱球虫壳体之间的黏土矿物及其他生物碎屑杂基导致沉积岩整体孔隙连通性差。在北大西洋北海油田发现类似的深水沉积灰岩,是高孔优质储层。对比研究认为,这种深水抱球虫生物碎屑如果经浊流或等深流等改造,可以成为优质储层。关注这一类型的沉积作用,可望为南海深水勘探增加碎屑岩重力流储层以外的新储层类型。

2013 Vol. 34 (增刊二): 32-38 [摘要] ( ) [HTML 1KB] [ PDF 960KB] ( )
39 郭刚, 吴景富, 吴克强, 于开平
珠江口盆地隆起区残留洼陷地质特征与石油勘探新领域

珠江口盆地近年来勘探实践证实,储量增长主要依靠富生烃凹陷的新突破,找到发育文昌组半深湖—深湖相优质烃源岩的潜在富生烃凹陷成为该盆地增储上产的关键,因此中央隆起带残留洼陷作为石油勘探新区逐渐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珠江口盆地中央隆起带存在19个文昌组残留洼陷,并利用“三步定洼法”系统确定残洼文昌组分布规模与结构特征,初步认为残洼具有较好的勘探潜力;通过对已证实富生烃凹陷的类比分析,运用“无井区烃源岩评价法”,指出如隆起区残洼控洼断裂活动速率大于100 m/Ma,沉降速率大于200 m/Ma,地震剖面上具有低频连续强反射特征,则残洼文昌组发育半深湖—深湖相优质烃源岩。首次提出珠江口盆地中央隆起区残留洼陷具有较大的勘探前景,对拓展新区勘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013 Vol. 34 (增刊二): 39-47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425KB] ( )
48 曾清波, 吴景富, 赵志刚, 纪沫, 赵钊
珠江口盆地白云—荔湾深水区珠江组大型水道体系的发现与勘探意义

综合利用大量二维、三维地震及钻井资料,首次在珠江口盆地白云—荔湾凹陷东侧珠江组中部发现了大型深水水道体系,呈“S”型近SN向展布,北起白云凹陷东北部,经南部隆起,往南延伸进入荔湾凹陷,总长约152 km,宽3.0~7.5 km。受物源远近及古地形影响,该水道在不同区段具不同的形态与沉积充填特征:北段形态相对较顺直,剖面上呈“V”型或“U”型,以垂向叠置的多期水道充填为主,钻井揭示为正旋回叠加的细砂岩;中段充填了下窄上宽的“U”型复合水道,内部可见天然堤-溢岸、水道及滑塌体;南段演化为形态弯曲的分支水道,加积充填为主,天然堤-溢岸沉积较发育,水道末端沉积了席状朵叶体。水道体系内发育优质储盖组合,经断层及底辟作用与下伏源岩沟通,油气成藏条件优越。中下部水道、天然堤-溢岸中的岩性、地层等非构造圈闭及上部水道、朵叶体中发育的构造-岩性复合圈闭为有利勘探目标。珠江组大型水道的发现,将进一步拓宽珠江组深水沉积的勘探领域,有力推动深水区油气勘探的深入。

2013 Vol. 34 (增刊二): 48-56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252KB] ( )
57 苗顺德, 张功成, 梁建设, 杨海长, 纪沫, 沈怀磊, 陈莹
南海北部超深水区荔湾凹陷恩平组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其烃源岩特征

荔湾凹陷是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超深水区的一个勘探新区,烃源岩是最重要的基础地质问题之一。通过荔湾凹陷地震反射特征分析,认为地震反射具有典型S型反射特征,为三角洲沉积体系。与相邻的白云凹陷类比研究,结合地震、钻井分析,提出荔湾凹陷恩平组三角洲体系是主力烃源岩发育带的新认识。以古生物分析为基础,从沉积环境入手,认为荔湾凹陷与白云凹陷恩平组沉积环境相似,为受限海相沉积环境。荔湾凹陷北部隆起提供物源,进入荔湾海相环境中,形成大规模三角洲体系。该三角洲体系与白云凹陷北坡恩平组三角洲体系具有相似的成煤环境,能够形成煤系烃源岩。同时受三角洲影响,在近三角洲体系的海相环境中,发育陆源海相烃源岩和海相烃源岩。通过地球化学分析认为煤系烃源岩、陆源海相烃源岩和海相烃源岩具有明显的不同,这3类烃源岩对于深水、超深水区域的勘探潜力具有很大影响。

2013 Vol. 34 (增刊二): 57-65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244KB] ( )
66 徐新德, 张迎朝, 黄义文, 熊小峰, 李旭红
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流沙港组油页岩发育的主控因素

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流沙港组油页岩具有良好的生油潜力,但由于其发育条件和空间分布不清,造成生烃潜力评价存在困难。为此,在油页岩地化特征评价的基础上,对乌石凹陷和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油页岩发育的古湖泊学特征及主控因素开展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认为,在流沙港组油页岩沉积时期,湖泊藻类爆发性繁盛,为油页岩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而较强的水体还原环境为有机质提供了良好的保存条件;不同的古湖泊演化历史,导致了乌石凹陷和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油页岩发育特征和空间分布存在差异。乌石凹陷内部较为复杂的构造沉降和沉积古地貌、分割性沉积水体,是流沙港组油页岩发育与分布规律性不强的根本原因。

2013 Vol. 34 (增刊二): 66-73 [摘要] ( ) [HTML 1KB] [ PDF 909KB] ( )
74 李超, 陈国俊, 沈怀磊, 郑胜, 吕成福, 梁建设, 张义娜
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沉积充填特征与储层分布规律

中央峡谷是平行于陆坡跨盆地发育的深水水道-天然堤体系。应用2D和3D地震数据,结合岩心和测录井资料,分析了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充填的岩性、砂体类型和特征、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认为距今10.5~4.2 Ma期间,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内发育5期次级水道充填,沉积了浅灰色砾质细砂岩、厚层块状/粒序细砂岩、粉砂岩和灰黑色粉砂质泥岩、泥岩等,发育4种充填相,包括浊流、碎屑流、滑塌等重力流过程和半深海沉积。应用井-震对比并结合均方根振幅属性分析,识别出4种砂体类型,分别为峡谷轴部砂体、天然 堤砂体、侧向加积砂体和侵蚀残余砂体。砂体类型在纵向上的分布具有分异性特征,即峡谷充填总体在底部—中部以砂岩为主,上部由粉砂岩构成,在不同次级峡谷充填内,同样是砂岩在下,向上渐变为粉砂岩的正旋回特征。另外,砂体在横向上的分布具有分段性特征,第1—3期峡谷充填砂体,主要发育在峡谷中游;第4、5期充填砂体仅发育在峡谷中上游。中央峡谷充填砂体分布主要受母源区岩性、长距离及多次搬运、初始流体规模及流态、次级水道的改造与破坏、中央峡谷发育方式和盆地构造等因素控制 。

2013 Vol. 34 (增刊二): 74-82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271KB] ( )
83 沈怀磊, 张功成, 孙志鹏, 何玉平, 杨东升, 张义娜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富气凹陷形成控制因素与勘探实践——以陵水凹陷为例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陵水凹陷下渐新统崖城组广泛发育潮坪—潟湖沉积体系,其煤系地层在高地温场背景下广泛生气,是主力烃源岩;中新统莺歌海组—黄流组沉积期琼东南盆地发育中央峡谷水道,横穿陵水凹陷,水道砂体是有利的油气聚集场所,水道砂体周围被广泛发育的半深海—深海相泥岩覆盖,封盖条件优越;热流体成因的底辟带为崖城组煤系地层烃源岩生成的油气运移到莺歌海组—黄流组水道砂体中提供了有效通道。上述因素共同控制了陵水凹陷成为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潜在富气凹陷,勘探发现了陵水1-1气田,显示出良好的资源潜力和勘探前景。

2013 Vol. 34 (增刊二): 83-90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078KB] ( )
91 蔡国富, 邵磊, 乔培军, 梁建设
琼东南盆地古近纪海侵及沉积环境演化

综合应用地震、测井、钻井岩心、古生物及地球化学资料,对琼东南盆地古近纪的海侵历史与沉积环境演化进行了分析。琼东南盆地古近纪经历了始新世陆相沉积向渐新世海相沉积的转变,盆地北部凹陷带自崖城组三段沉积晚期开始发生明显海侵,从而使得下渐新统崖城组与上渐新统陵水组形成截然不同的沉积格局。崖城组沉积环境为半封闭古海湾,与广海沟通有限,构造沉降控制了区域海平面的升降,持续而较缓慢的海侵使得沉积体系丰富多样,中央凹陷带两侧持续且广泛发育扇三角洲、潮坪和潟湖等海陆过渡相沉积体系;陵水组沉积环境为开阔海,以滨、浅海相为主,在陵水组二段全区海侵明显,全球海平面变化对区域海平面的上升具有较大影响。琼东南盆地是南海海盆西部及北部的大陆边缘盆地中最早发生海侵的盆地之一,南海的初始扩张是盆地发生初始海侵的主要原因。

2013 Vol. 34 (增刊二): 91-101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597KB] ( )
102 钟泽红, 刘景环, 张道军, 何小胡, 张迎朝, 刘小燕, 尤丽, 刘新宇
莺歌海盆地东方区大型海底扇成因及沉积储层特征

莺歌海盆地东方区黄流组一段发育大型海底扇。通过构造、物源、沉积分析,源自昆嵩隆起的蓝江优质物源,在区域构造事件发生之际,穿过构造转换带与非经典坡折带,在东方区形成大型海底扇。有孔虫较丰富,以浮游类占优势,指示海底扇形成于外陆架环境。东方区海底扇面积大,多期砂体相互叠置,储层物性好,显示该地区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2013 Vol. 34 (增刊二): 102-111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292KB] ( )
112 傅强, 刘彬彬, 徐春华, 牛成民, 付宁, 张兵, 丁林林
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构造定量分析与油气富集耦合关系

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是小型富烃凹陷,郯庐断裂西支呈SN向穿越,造成目前已经发现的油气藏均与断裂构造活动有关。在采用断层活动速率定量分析断裂活动性的基础上,对古近纪以来黄河口凹陷断裂的发育期次、组合特点、成因机制等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新生代黄河口凹陷的断裂发育受控于郯庐断裂带的活动构造体系域;古近纪郯庐断裂右行走滑,则导致EW向伸展伴生断裂发育,形成了伸展构造、走滑构造和走滑-伸展叠加构造样式;由郯庐断裂西支为界的黄河口凹陷不同次洼具有不同的构造活动特征以及油气富集程度,其中东部洼陷主要发育伸展-走滑叠加构造,发育“Y”型和“卷心菜”型构造,最大断层生长指数在沙河街组三段—孔店组沉积期为1.2,其他时期构造活动弱,造成本次洼油气富集程度高;西北次洼主要发育伸展构造,发育“Y”型和地堑型构造,沙河街组三段和东营组沉积期断层生长指数为1.3~1.4,本次洼油气富集程度也较高;西南次洼主要受伸展构造影响,由于底部抬升作用的叠加,造成东营组断层生长指数达到1.9;沙河街组一段及沙河街组二段沉积期断层生长指数达到1.3,构造活动强烈,油气富集程度较差;中央隆起带属于郯庐断裂走滑构造带,发育“Y”型和负花状构造,在沙河街组沉积期断层生长指数为1.2,其他时期构造活动较弱,造成中央隆起带油气富集程度高。

2013 Vol. 34 (增刊二): 112-119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053KB] ( )
120 岳军培, 张艳, 沈怀磊, 尤龙, 鲁宝亮, 王璞珺
华南陆缘地质特征对南海北部盆地基底的约束

通过野外地质考察和资料研究,总结了华南陆缘前新生代地层的地质特征,根据南海北部盆地内钻遇基底的钻井资料和地震剖面,利用区域地层对比方法,将盆地基底的地层、岩性和岩相按构造层从老至新与华南陆缘进行对比,以此对盆地基底的构造属性进行约束,为南海北部盆地基底油气勘探提供必要的基础地质支撑。研究发现,南海北部盆地前震旦系结晶基底属于华夏古陆的一部分,其上的震旦系—中生界特征与华南陆缘相似。震旦系—下古生界广泛分布于南海北部,岩石普遍遭受浅变质作用;上古生界仅分布在北部湾盆地,以碳酸盐岩为主,珠江口盆地及琼东南盆地缺失上古生界;中生界主要分布于阳江—一统暗沙东断裂以东地区,下部以海相碳酸盐岩及碎屑岩为主,向上过渡为陆相碎屑岩;北部湾盆地中生界零星分布。

2013 Vol. 34 (增刊二): 120-128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291KB] ( )
129 关成尧, 张厚和, 漆家福, 邱楠生, 吴景富, 杨桥, 高剑波
南沙海域晚中新世火山侵入伸展幕

南海在17 Ma已经停止扩张,其中南沙海域在晚中新世进入盆岭构造期,在10.4 Ma和5.5 Ma发生两期次火山喷发,形成南沙盆岭构造带,火山切割原有盆地结构,并导致盆地内复杂变形。10.4 Ma后南沙海域基底沉降是西沙海域基底沉降的4倍,为了分析西沙和南沙之间巨大沉降差异的原因,建立了火山的二维和三维平衡地质剖面模型,经计算发现南沙海域的火山侵入体积远大于地层变形体积,火山侵入约占地壳体积的1/4。火山侵入早期在深部形成的局部挤压伸展形成盆地浅部的拉张伸展环境,形成南沙海域晚中新世火山侵入伸展幕。

2013 Vol. 34 (增刊二): 129-136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065K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