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更多>

友情链接更多>

下载中心更多>

  • 石油学报

    (月刊 1980年创刊)

  • 主 管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 办

    中国石油学会

  • 编辑出版

    《石油学报》编辑部

  • 主编

    赵宗举

  • 单价:125.00元/期

    年价:1500.00元/年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9年 40卷 12期
刊出日期 2019-12-25

地质勘探
油田开发
石油工程
广  告
本期全文
总目录
地质勘探
1415 马永生, 何治亮, 赵培荣, 朱宏权, 韩俊, 尤东华, 张军涛
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机理新进展

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领域是否存在规模有效储层长期存在争议。随着一批规模大、产量高的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发现,结束了是否存在有效储层的争议,但深层—超深层优质规模性储层的形成、保持机理又成为新的关注焦点。通过对普光气田上二叠统长兴组和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深层优质碳酸盐岩储层进行研究,提出了沉积—成岩环境控制早期孔隙发育、构造—压力耦合控制裂缝与溶蚀、流体—岩石相互作用控制深部溶蚀与孔隙保存的"三元控储"成因模式。随着勘探的推进和研究的深入,相继在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又发现了一些新类型储层。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盆地雷口坡组微生物岩储层与早期沉积组构密切相关,与鲕滩、生物礁等高能环境控制的储层有一定差异;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存在多期活动的走滑断裂,在其影响下形成了断控洞穴、裂缝及沿缝溶蚀的断控储集体,与裂缝-孔隙型储层差别明显;塔里木盆地顺南4井发现了一套以缝洞和石英晶间孔为主要储集空间的热液硅化碳酸盐岩储层,其成因与大气淡水、有机酸、TSR等已发现的成岩流体溶蚀作用无明显关系。这些新类型储层的成因机理与"三元控储"成因模式的核心思想契合,但其现象与经典实例存在一定差异。这些新发现拓展了"三元控储"成因模式的内涵。

2019 Vol. 40 (12): 1415-1425 [摘要] ( ) [HTML 1KB] [ PDF 6970KB] ( )
1426 康永尚, 皇甫玉慧, 张兵, 邓泽, 毛得雷, 何志平, 王建, 袁春林
含煤盆地深层“超饱和”煤层气形成条件

中国深层煤层气资源丰富,但总体勘探和认识程度较低,尚未形成较为系统的深层煤层气地质理论。通过解剖分析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和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区块深层"超饱和"煤层气井的试气/生产动态,估算原地游离气的含气量,分析了深层"超饱和"煤层气的形成条件。研究表明:①深层"超饱和"煤层气储层中除吸附气外,还含有原地游离气,用常规试气方法可直接获得气流,煤层气的产出不明显依赖于排水降压;②埋藏超过一定深度,在煤阶和温度的综合作用下,煤的吸附能力将随埋深的继续增加而降低,煤层中吸附气的饱和度有增加的趋势,在达到吸附饱和后,出现原地游离气并形成"超饱和"煤层气,盆地深层具有"超饱和"煤层气形成的优势条件;③由于地温梯度和压力梯度的不同,不同盆地"超饱和"煤层气出现的临界深度不同,异常高压和异常高热流可以降低深层"超饱和"煤层气形成的临界深度;④深层"超饱和"煤层气开发具有大大缩短见气时间、充分利用地层能量和累积产水量低等优势,有望成为未来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一个重要领域。

2019 Vol. 40 (12): 1426-1438 [摘要] ( ) [HTML 1KB] [ PDF 5306KB] ( )
1439 梁建设, 黄兴文, 蔡文杰, 王颖, 陈亮, 张义娜
墨西哥Burgos盆地Perdido构造带Wilcox组源-汇体系及勘探前景

为了进一步研究源-汇系统模式及相关因素,在双层盐岩结构广泛发育的墨西哥Burgos盆地Perdido构造带,以Wilcox组为研究对象,在有限井控条件下,基于测井、岩心、岩石薄片及三维地震资料,研究了板块活动历史与主要水系分布。通过地震沉积充填结构、岩屑组成明确物源方向,依据单井相、地震反射与属性特征分析刻画了深水沉积体系特征,综合分析了Wilcox组物源及其控制下的深水扇沉积体系,探讨了源-汇各要素间相关性并建立了耦合模式。研究结果表明,Wilcox组物源主要来自于西侧落基山脉,经Rio Grand、Colorado两大水系搬运至研究区,具有双向物源的特征;主要发育水道化朵叶、近端朵叶和远端朵叶,其中水道化朵叶粒度更粗,储集物性更好,是最为有利的沉积相带;Wilcox组上覆巨厚的盐岩沉积密度较低,其导热率较高可降低地层温度,减缓压实和胶结作用,更有利于盐下储层原生孔隙的保存;充足的沉积物供给量和高效的陆架搬运体系为Perdido构造带深水扇沉积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源-汇模式表现为落基山脉—Rio Grand、Colorado水系—陆架边缘三角洲—大型峡谷—深水扇模式;由于Perdido构造带勘探程度较低,烃源条件优越,砂体分布广泛,双层盐岩构造为油气成藏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因此具备广阔的勘探空间与巨大的潜力。

2019 Vol. 40 (12): 1439-1450 [摘要] ( ) [HTML 1KB] [ PDF 7543KB] ( )
1451 李友川, 兰蕾, 王柯, 杨永才
北部湾盆地流沙港组湖相烃源岩的差异

北部湾盆地是中国近海重要的富油盆地,油气发现主要集中于涠西南凹陷、乌石凹陷和福山凹陷,探明原油地质储量约为4.05×108t,但各个主要凹陷的探明油气地质储量存在显著差异。北部湾盆地各凹陷的油气富集程度与其湖相烃源岩的差异密切相关,从涠西南凹陷到乌石凹陷,再到迈陈凹陷和福山凹陷,古近系流沙港组烃源岩的品质总体下降,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降低,有机质类型从以腐泥型为主变成以混合型占优势,烃源岩的生烃潜力下降。分析表明,尽管北部湾盆地流沙港组烃源岩在形成期各凹陷普遍具有较高的古湖泊有机质生产力,但各凹陷的有机质来源仍然存在差异,有机质保存条件也存在差异,从涠西南凹陷到乌石凹陷,再到迈陈凹陷、福山凹陷和海中凹陷,湖相藻类来源的有机质减少,陆生高等植物来源的有机质增加,有机质保存条件具有变差的趋势。

2019 Vol. 40 (12): 1451-1459 [摘要] ( ) [HTML 1KB] [ PDF 4593KB] ( )
1460 黄雷, 刘池洋
张扭断裂带内复合花状构造的成因与意义

花状构造是走滑断裂带内的标志性构造变形,传统上按照内部构造样式的差异可分为正花状构造和负花状构造。油气勘探揭示,在渤海海域新生代的郯庐断裂张扭变形带内,除发育正花状构造和负花状构造外还发育一种特殊的花状构造,即以背斜和正断层组合为典型特征的复合花状构造。通过分析复合花状构造的特征和形成机理认为,复合花状构造发育于张扭变形带中断层受阻弯曲或受阻叠置部位,具有走滑、挤压和伸展3类应变共存以及挤压变形和伸展变形同时发生的特征。复合花状构造可看作是张扭变形带内的典型变形样式,是伸展、挤压和走滑应变在局部挤压环境下复合变形的产物,其形成的应力状态处于正花状构造到负花状构造的过渡状态。复合花状构造因其特殊的构造样式和形成背景有利于油气的聚集成藏。

2019 Vol. 40 (12): 1460-1469 [摘要] ( ) [HTML 1KB] [ PDF 6952KB] ( )
1470 李映涛, 漆立新, 张哨楠, 云露, 曹自成, 韩俊, 尤东华, 肖红琳, 肖重阳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中—下奥陶统断溶体储层特征及发育模式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田在上奥陶统覆盖区的非暴露条件下,沿走滑断裂发育大量缝洞储集体。通过高精度三维地震和测井资料分析,结合钻井、录井及生产动态数据,研究认为,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的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沿深大断裂带的断面发育且受溶蚀改造的大型洞穴或断面空腔,其次为断裂破碎带内的砾(粒)间缝、砾(粒)内缝、高角度构造缝以及伴生的溶蚀孔洞。储层受通源主干走滑断裂带控制,横向非均质性强,但纵向连通性好,断裂面是储层发育的有利部位。主干走滑断裂具有明显的分段性,且断裂带内部结构复杂,发育交织的多重断层核部结构,直接影响着储层的展布。通过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综合分析认为,储层最主要的改造流体以通源走滑断裂导致的上行深埋成岩-成烃流体为主,局部存在热液流体成岩改造特征。通源走滑断裂贯穿了层序界面、岩性界面以及热液流体运移界面等多套具备储层物质基础的地层,形成了顺北地区纵向连通性强,横向可延展的规模储集体。

2019 Vol. 40 (12): 1470-1484 [摘要] ( ) [HTML 1KB] [ PDF 9172KB] ( )
1485 林晓英, 黄美鑫, 陈浩, 王健, 王瑞杰
不同极性溶剂萃取对泥页岩孔隙结构的影响

页岩的孔隙类型与孔隙结构直接影响着气体的赋存和产出。为了研究泥页岩中可溶有机质对孔隙结构的影响,按照正己烷、二氯甲烷、四氢呋喃的顺序依次对泥页岩中不同极性可溶有机质进行分离与抽提,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低温氮气吸附实验,对比分析了原始样品和萃余物的孔隙结构特征,探讨了不同极性溶剂萃取对泥页岩孔隙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有机溶剂极性的增强,泥页岩中的可溶有机质依次按照饱和烃、芳香烃和非烃组分顺序溶出;原始样品的孔隙主要为粒间孔、粒内孔、有机质孔和微裂缝4种类型,可溶有机质溶出后,孔隙形态更为不规则,出现更多溶蚀孔,部分粒间孔被脱落黏土矿物碎屑充填;溶剂极性增强,滞后圈的面积减小,BJH孔体积和平均孔径增加,BET比表面积变化不明显;可溶有机质的溶出对泥页岩具有"增孔"和"扩孔"作用,孔径≤2 nm的孔隙含量增加,孔径>2 nm的孔隙含量减少;2~10 nm孔径范围内孔体积和孔比表面积的百分含量减小,10~30 nm孔径范围内变化不明显,30~50 nm孔径范围内明显增加;对孔隙形态的改造过程为:瓶身与瓶颈的孔径比相对较大的"墨水瓶"孔→瓶身与瓶颈的孔径比相对较小的"墨水瓶"孔→楔形孔→平行板状孔。

2019 Vol. 40 (12): 1485-1494 [摘要] ( ) [HTML 1KB] [ PDF 5964KB] ( )
1495 唐杰, 张文征, 温雷, 谷玉田, 陈学国
基于正则化局部自适应核回归的单点高密度地震资料随机噪声压制方法

单点高密度地震资料的波场信息丰富,但同时存在信噪比较低、有效信号严重混杂在噪声中的问题。经典核回归法可以在地震数据中同相轴连续的区域获得近似最佳的滤波效果,但在同相轴突变区域容易造成边缘模糊。为了更有效地处理地震数据,研究了正则化局部自适应核回归(RLASKR)方法进行随机噪声压制。传统核回归法将空间距离作为唯一的回归函数影响因素,而正则化局部自适应核回归方法综合考虑了空间距离和灰度距离,核函数的形状随着不同区域数据样本的特征而变化,因此地震记录中的同相轴边缘信息能够有效地保存下来。模型记录和实际地震数据测试都显示出该方法的灵活性和有效性,验证了该方法在振幅保真和噪声压制方面比传统核回归法有着更好的效果。

2019 Vol. 40 (12): 1495-1502,1552 [摘要] ( ) [HTML 1KB] [ PDF 5655KB] ( )
油田开发
1503 姜瑞忠, 何吉祥, 姜宇, 范海军
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Blasingame产量递减分析方法建立与应用

根据常规油气藏压裂直井Blasingame产量递减样板曲线建立方法,使用渐近法建立了拟稳态流动阶段无因次压力与无因次时间的线性关系获取方法,重新定义无因次参数,形成了考虑气体吸附和溶解的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Blasingame典型样板曲线。结合页岩气藏物质平衡理论,将实例数据与样板曲线进行拟合,验证了Blasingame产量递减分析方法在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生产数据解释中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新无因次变量,吸附、溶解影响下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Blasingame样板曲线边界控制流阶段再次归结为一条斜率为-1的直线,结合吸附等实验数据,可有效降低拟稳态阶段的多解性;②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Blasingame样板曲线受储量相关参数和裂缝参数的双重影响,储量相关参数越大,样板曲线位置越低,裂缝参数越大,样板曲线位置越高。③长期动态资料分析可有效获取储层物性参数、改造情况以及单井控制动态储量参数,基于拟合结果,为未来生产动态预测奠定了基础。

2019 Vol. 40 (12): 1503-1510 [摘要] ( ) [HTML 1KB] [ PDF 3972KB] ( )
1511 王敉邦, 杨胜来, 郑祖号, 温静, 王鸿博, 钱坤
高压条件下含气高凝油析蜡特征

目前脱气含蜡油研究成果对析蜡带来的影响认识不够清楚,在油藏开发或管道加气输送设计中过于保守;在高压条件下析蜡特征研究也存在测试手段单一、测试压力低以及测试温差间距大的不足。基于前人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法的含气高含蜡原油析蜡特征预测新方法,该方法采用激光法获得含气原油与脱气原油激光衰减测试曲线,基于Beer-Lambert定律将不同条件下激光衰减曲线的标度进行统一,然后在脱气原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实现对高压含气条件下析蜡特征的研究与分析;同时设计了一套高压取样装置验证了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激光法测试结果准确度高;溶解气的存在能有效降低高含蜡原油析蜡点、凝固点,地层条件比地面条件下平均析蜡速率下降19%;饱和压力之上,随着压力下降,析蜡点在12~18 MPa区间降幅较大,凝固点在15 MPa以下近乎不变,蜡晶颗粒平均等积圆直径和宽度系数在波动中分别呈上升和下降趋势;压力低于15.8 MPa后沥青质以分散态的形式析出并影响原油析蜡特征,在抑制蜡晶析出的同时加速原油胶凝过程。

2019 Vol. 40 (12): 1511-1518 [摘要] ( ) [HTML 1KB] [ PDF 3709KB] ( )
石油工程
1519 魏国齐, 郑雅丽, 邱小松, 孙军昌, 石磊, 赖欣
中国地下储气库地质理论与应用

中国地下储气库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由20世纪末的起步摸索期进入目前的快速发展阶段,亟需建立一套适用于中国复杂地质条件与大吞大吐、交变应力运行工况下的储气库地质理论。在借鉴国外储气库和总结中国储气库建设运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储气地质体与储气库地质理论的概念,创建了以储气地质体为评价对象、以储气圈闭构造地质学、储气空间储层地质学、交变载荷岩石力学、孔隙空间动用渗流力学等为主要内容的储气库地质理论体系,指导了地下储气库的选址评价、建库方案和扩容达产调整方案编制,对加快中国储气库建设,保障储气库长期安全高效运行意义重大,应用前景广阔。

2019 Vol. 40 (12): 1519-1530 [摘要] ( ) [HTML 1KB] [ PDF 5708KB] ( )
1531 王旱祥, 吕孝孝, 刘延鑫, 陈升山, 兰文剑
碳纤维抽油杆采油系统柱塞超冲程产生机理

碳纤维抽油杆由于其本身的优势在油田得到推广;但在使用时存在柱塞超冲程现象,导致碳纤维连续抽油杆的设计使用缺少理论依据。采用运动分解的方法将抽油杆运动分解为由悬点位移激励和泵载荷激励的两个子运动,并建立相应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与现场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同时,建立了柱塞超冲程的仿真模型,分析了柱塞超冲程的产生机理及冲数、悬点冲程、泵径、泵挂和碳杆占比对柱塞超冲程的影响。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①柱塞相对超冲程由悬点位移激励的同频超冲程和泵载激励的谐振超冲程组成;②加载完成时悬点的速度、杆柱的谐振性能参数越大,谐振截止相位越接近3π/2,柱塞谐振超冲程越大;阀二次动作会削弱柱塞谐振超冲程;同频超冲程随抽油杆柱的固有频率增加而下降,随冲数和悬点冲程增加而上升;③柱塞相对超冲程随冲数的增加波动上升,随悬点冲程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随泵径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随泵挂的增加单调上升;④在极值冲数或较高冲数、极值碳杆占比(杆柱固有频率最低时的碳杆占比),高泵挂时,柱塞超冲程现象明显。

2019 Vol. 40 (12): 1531-1541 [摘要] ( ) [HTML 1KB] [ PDF 5865KB] ( )
1542 郭凌云, 周晶, 代云云
基于不同随机退化过程的腐蚀管道时变失效概率

在进行腐蚀管道的时变失效概率分析时主要存在腐蚀管道失效状态的判定以及管道腐蚀退化过程的准确模拟两个问题。基于管道试验爆破数据,依据损失函数值最小选择了管道剩余内压承载力;将随机过程——伽马过程、逆高斯过程和维纳过程引入到计算腐蚀管道的失效概率中;结合蒙特卡洛法计算了管道的时变失效概率。以一组工况为例,分析了退化过程的类型和参数对管道时变失效概率的影响,并评价了确定管道剩余寿命的不同方法。结果表明,DNV-RP-F101规范公式相对更符合实际情况的管道剩余内压承载力表达式;使用随机退化过程模拟管道的时变失效概率可以很好地描述腐蚀增长的随机性,为预测管道时变失效概率提供准确可靠的结果。

2019 Vol. 40 (12): 1542-1552 [摘要] ( ) [HTML 1KB] [ PDF 5028KB] ( )
总目录
1553
总目录
2019 Vol. 40 (12): 1553-1564 [摘要] ( ) [HTML 1KB] [ PDF 627KB] ( )
广  告
2019120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院核磁共振研究室
2019 Vol. 40 (12): 20191201- [摘要] ( ) [HTML 1KB] [ PDF 629KB] ( )
2019120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SUN DRILLING软件系统
2019 Vol. 40 (12): 20191202-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5046KB] ( )
2019120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SUN DRILLING软件系统(一)
2019 Vol. 40 (12): 20191203-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4702KB] ( )
2019120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SUN DRILLING软件系统(二)
2019 Vol. 40 (12): 20191204-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6081KB] ( )
20191205
斯伦贝谢智能卓越运行解决方案
2019 Vol. 40 (12): 20191205- [摘要] ( ) [HTML 1KB] [ PDF 614KB] ( )
20191206
“数据+物理”双驱动:智能一体化数据-认知-决策
2019 Vol. 40 (12): 20191206- [摘要] ( ) [HTML 1KB] [ PDF 17712KB] ( )
本期全文
201912000
2019年40卷第12期
2019 Vol. 40 (12): 201912000- [摘要] ( ) [HTML 1KB] [ PDF 54825K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