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胜男, 朱如凯, 靳军, 张婧雅. 油气运移约束陆相页岩油富集——以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为例[J]. 石油学报, 2024, 45(6): 932-946. |
[2] |
彭光荣, 郭婧, 姜福杰, 姜大朋, 吴宇琦, 陈兆明, 宋泽章, 高中亮, 张宇琦. 珠江口盆地开平凹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对比[J]. 石油学报, 2023, 44(10): 1624-1636. |
[3] |
尤新才, 陈梦娜, 李树博, 刘超威, 李宗浩, 李辉, 黄志强, 袁云峰, 王秋玉. 准噶尔盆地三台地区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前景[J]. 石油学报, 2023, 44(10): 1650-1662. |
[4] |
云露, 何希鹏, 花彩霞, 昝灵. 苏北盆地溱潼凹陷古近系陆相页岩油成藏地质特征及资源潜力[J]. 石油学报, 2023, 44(1): 176-187. |
[5] |
李峰, 朱光有, 吕修祥, 张志遥, 吴郑辉, 薛楠, 贺涛, 汪瑞. 塔里木盆地古生界海相油气来源争议与寒武系主力烃源岩的确定[J]. 石油学报, 2021, 42(11): 1417-1436. |
[6] |
何媛媛, 张斌, 桂丽黎, 张国卿, 袁莉. 从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看致密油聚集机制——以柴达木盆地西部扎哈泉油藏为例[J]. 石油学报, 2020, 41(9): 1060-1072. |
[7] |
陈浩, 周涛, 樊怀才, 张鉴, 杨胜来. 页岩储层人工裂缝岩样制备方法及应力敏感性[J]. 石油学报, 2020, 41(9): 1117-1126. |
[8] |
赵靖舟, 孟选刚, 韩载华. 近源成藏——来自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湖盆东部“边缘”延长组6段原油的地球化学证据[J]. 石油学报, 2020, 41(12): 1513-1526. |
[9] |
陈晓艳, 郝芳, 邹华耀, 郭柳汐. 饶阳凹陷任丘潜山油藏油源对比及有效烃源岩成藏贡献[J]. 石油学报, 2020, 41(1): 59-67. |
[10] |
陈建平, 陈建军, 倪云燕, 范铭涛, 廖凤蓉, 魏军, 韩永科. 酒泉盆地酒西坳陷原油油源[J]. 石油学报, 2019, 40(7): 761-776. |
[11] |
王广利, 李婧仪, 师生宝, 常睿. 1H-吡咯-2,5-二酮(马来酰亚胺):油气地球化学中的新生物标志物[J]. 石油学报, 2019, 40(2): 176-181. |
[12] |
兰蕾, 李友川, 王柯, 姜雪, 孙涛, 王建新. 一组有效区分渤中凹陷烃源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J]. 石油学报, 2019, 40(1): 35-41. |
[13] |
陈建平, 魏军, 倪云燕, 陈建军, 邓春萍, 田多文, 胡健, 黄振凯, 张蒂嘉, 韩永科. 酒西坳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熟度分类[J]. 石油学报, 2018, 39(5): 491-503. |
[14] |
陈治军, 高怡文, 刘护创, 贺永红, 马芳侠, 孟江辉, 赵春晨, 韩长春.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哈日凹陷下白垩统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对比[J]. 石油学报, 2018, 39(1): 69-81. |
[15] |
李真, 王选策, 刘可禹, Tessalina Svetlana, 杨雪梅, 马行陟, 孙海涛. 油气藏铼-锇同位素定年的进展与挑战[J]. 石油学报, 2017, 38(3): 297-3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