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建孟, 宿鹤松, 郭宁, 王德强, 曾鑫, 袁卫国, 冯明刚, 严伟, 周贤斌. 生物成因硅确定方法及其在页岩气储层可压裂性评价中的应用[J]. 石油学报, 2022, 43(4): 548-557. |
[2] |
李金诺, 龚仁彬, 李群, 王从镔, 姚刚. 一种抽油机示功图数据无损压缩存储方法[J]. 石油学报, 2016, 37(2): 266-272. |
[3] |
张文彪, 陈志海, 刘志强, 许华明, 林煜, 王静伟, 徐睿. 深水水道形态定量分析及沉积模拟——以西非Gengibre油田为例[J]. 石油学报, 2015, 36(1): 41-49. |
[4] |
傅强, 刘彬彬, 徐春华, 牛成民, 付宁, 张兵, 丁林林. 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构造定量分析与油气富集耦合关系[J]. 石油学报, 2013, 34(增刊二): 112-119. |
[5] |
沈怀磊 秦长文 王东东 张 峰. 琼东南盆地崖城组煤层的识别方法[J]. 石油学报, 2010, 31(4): 586-590. |
[6] |
李敬元 陈国春 李子丰 李慧云. 滤波技术在有杆泵抽油系统诊断中的应用[J]. 石油学报, 2010, 31(1): 144-147. |
[7] |
王家禄, 高建, 刘莉. 应用CT技术研究岩石孔隙变化特征[J]. 石油学报, 2009, 30(6): 887-893,897. |
[8] |
马安来, 金之钧, 朱翠山, 彭守涛, 张卫彪. 塔河油田原油中金刚烷化合物绝对定量分析[J]. 石油学报, 2009, 30(2): 214-218. |
[9] |
吴德会, 黄松岭, 赵伟, 辛君君. 油气长输管道裂纹漏磁检测的瞬态仿真分析[J]. 石油学报, 2009, 30(1): 136-140. |
[10] |
何岩峰, 吴晓东, 韩国庆, 肖伟, 李伟超, 于晓玲. 示功图频谱分析新方法[J]. 石油学报, 2008, 29(4): 619-624. |
[11] |
董振刚, 张铭钧, 张雄, 庞向东. 潜油电泵合理选配工艺研究[J]. 石油学报, 2008, 29(1): 128-131. |
[12] |
郭建华, 佘朝毅, 李黔, 孙万里. 气体钻井井筒冲蚀作用定量分析及控制方法[J]. 石油学报, 2007, 28(6): 129-132. |
[13] |
郑海金, 邓吉彬. 能耗最低机采系统设计方法的研究及应用[J]. 石油学报, 2007, 28(2): 129-132. |
[14] |
徐芃, 徐士进, 尹宏伟. 有杆抽油系统故障诊断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J]. 石油学报, 2006, 27(2): 107-110. |
[15] |
李兆敏, 林日亿, 付路长, 于同印, 连经社, 李松岩. 有杆抽油系统效率分析及抽汲参数优化设计[J]. 石油学报, 2005, 26(5): 102-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