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谭茂金, 武宏亮, 王思宇, 杜广慧, 白洋, 王谦. 中国海相页岩气测井评价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J]. 石油学报, 2024, 45(1): 241-260. |
[2] |
李潮流, 武宏亮, 李霞, 胡法龙, 田瀚, 黄玉越, 袁超. 倾斜电各向异性地层阵列感应测井数据处理新方法[J]. 石油学报, 2022, 43(10): 1439-1449. |
[3] |
陈海宏, 左丽丽, 吴长春, 李清平. 油品需求型成品油管道分输计划优化[J]. 石油学报, 2019, 40(8): 990-996. |
[4] |
李潮流, 胡法龙, 袁超, 李霞, 李长喜, 刘学锋. 利用核磁共振与常规测井联合反演确定致密储层多矿物组分[J]. 石油学报, 2018, 39(9): 1019-1027. |
[5] |
黄薇, 张小莉, 李浩, 祁攀文, 王军. 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延长组7段页岩有机碳含量解释模型[J]. 石油学报, 2015, 36(12): 1508-1515. |
[6] |
丁 圣 钟思瑛 周方喜 高国强 刘 健 . 高邮凹陷成岩相约束下的低渗透储层物性参数测井解释模型[J]. 石油学报, 2012, 33(6): 1012-1017. |
[7] |
杨青山 刘传平 马宏宇. 三元复合驱储层测井解释方法[J]. 石油学报, 2010, 31(4): 612-616. |
[8] |
赵亦朋, 王才志, 黄亭宇. 基于SOA的测井解释平台中间层设计[J]. 石油学报, 2008, 29(5): 782-785. |
[9] |
何岩峰, 吴晓东, 韩国庆, 肖伟, 李伟超, 于晓玲. 示功图频谱分析新方法[J]. 石油学报, 2008, 29(4): 619-624. |
[10] |
朱丽红, 杜庆龙, 魏丽影, 金振浩. 神经网络技术识别厚油层层内剩余油方法[J]. 石油学报, 2006, 27(S1): 129-132. |
[11] |
袁新涛, 彭仕宓, 林承焰, 贾瑞高. 分流动单元精确求取储层渗透率的方法[J]. 石油学报, 2005, 26(6): 78-81. |
[12] |
安小平, 李相方, 郭海敏, 樊凤玲. RMT测井解释方法及软件开发研究[J]. 石油学报, 2005, 26(3): 82-85. |
[13] |
邓攀, 陈孟晋, 高哲荣, 孙爱. 火山岩储层构造裂缝的测井识别及解释[J]. 石油学报, 2002, 23(6): 32-36. |
[14] |
刘扬, 魏立新, 王平, 赵洪激, 王红霞. 输油管道在线修复开挖长度优化方法[J]. 石油学报, 2001, 22(4): 92-96. |
[15] |
张焱, 刘坤芳, 曹里民, 余雷, 施太和. 水平井待钻井眼轨迹最优化设计方法研究[J]. 石油学报, 2001, 22(1): 100-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