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韦世明, 金衍, 考佳玮, 夏阳, 林伯韬. 钻井—压裂—生产全过程储层应力演化与加密井压裂优化[J]. 石油学报, 2022, 43(9): 1305-1314,1324. |
[2] |
李文龙, 丛琳. 大庆长垣萨尔图-葡萄花-高台子油层组倾斜油水界面形成机理与增储潜力[J]. 石油学报, 2021, 42(11): 1477-1485. |
[3] |
鲁雪松, 赵孟军, 陈竹新, 李学义, 胡瀚文, 卓勤功. 准噶尔盆地南缘齐古油田油气成藏再认识及勘探启示[J]. 石油学报, 2019, 40(9): 1045-1058,1115. |
[4] |
郭凌云, 周晶, 代云云. 基于不同随机退化过程的腐蚀管道时变失效概率[J]. 石油学报, 2019, 40(12): 1542-1552. |
[5] |
刘建良, 刘可禹, 姜振学, 邢金艳. 库车前陆盆地玉东地区白垩系油气成藏过程[J]. 石油学报, 2018, 39(6): 620-630. |
[6] |
李永太, 孔柏岭, 李辰. 全过程调剖技术与三元复合驱协同效应的动态特征[J]. 石油学报, 2018, 39(6): 697-702,718. |
[7] |
张新生, 李亚云, 王小完. 基于逆高斯过程的腐蚀油气管道维修策略[J]. 石油学报, 2017, 38(3): 356-362. |
[8] |
李威, 窦立荣, 文志刚, 张光亚, 程顶胜, 杜业波, 胡瑛. 乍得Bongor盆地潜山油气成因和成藏过程[J]. 石油学报, 2017, 38(11): 1253-1262. |
[9] |
罗晓容, 王忠楠, 雷裕红, 胡才志, 王香增, 张丽霞, 贺永红, 张立宽, 程明. 特超低渗砂岩油藏储层非均质性特征与成藏模式——以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延长组下组合为例[J]. 石油学报, 2016, 37(S1): 87-98. |
[10] |
赵建华, 金之钧, 金振奎, 温馨, 耿一凯, 颜彩娜, 聂海宽. 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岩相类型与沉积环境[J]. 石油学报, 2016, 37(5): 572-586. |
[11] |
朱本瑞, 陈国明, 林红, 刘红兵. 深水导管架平台结构动力推覆分析方法[J]. 石油学报, 2016, 37(12): 1550-1556. |
[12] |
赵青, 李玉星, 李顺丽. 超临界二氧化碳管道杂质对节流温降的影响[J]. 石油学报, 2016, 37(1): 111-116. |
[13] |
单敬福, 张吉, 赵忠军, 李浮萍, 孙立勋, 张彬, 方世祥. 地下曲流河点坝砂体沉积演化过程分析——以吉林油田杨大城子油层第23小层为例[J]. 石油学报, 2015, 36(7): 809-819. |
[14] |
赵孟军, 鲁雪松, 卓勤功, 李勇, 宋岩, 雷刚林, 王媛. 库车前陆盆地油气成藏特征与分布规律[J]. 石油学报, 2015, 36(4): 395-404. |
[15] |
程付启, 宋国奇, 刘雅利, 金强, 孙菲菲. 连续型油气藏聚集与形成机理——以渤南洼陷中心区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为例[J]. 石油学报, 2015, 36(11): 1349-13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