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清华, 张亮, 吕修祥, 周露, 汪瑞. 库车前陆盆地前缘隆起西段油气成藏类型及分布预测[J]. 石油学报, 2023, 44(5): 730-747. |
[2] |
薛永安, 杨海风, 徐春强, 王利良, 高雁飞, 谢祥. 渤海湾盆地垦利6-1亿吨级岩性油田成藏条件及勘探关键技[J]. 石油学报, 2022, 43(2): 307-324. |
[3] |
刘凯旋, 陈践发, 付娆, 汪华, 罗冰, 戴鑫, 师肖飞, 董勍伟. 富氦天然气藏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J]. 石油学报, 2022, 43(11): 1652-1663. |
[4] |
王德英, 张宏国, 官大勇, 任健, 刘朋波, 程燕君. 环渤中地区新近系控藏模式与高丰度油藏勘探实践[J]. 石油学报, 2021, 42(3): 273-282. |
[5] |
贾爱林, 郭智, 郭建林, 闫海军. 中国储层地质模型30年[J]. 石油学报, 2021, 42(11): 1506-1515. |
[6] |
曾联波, 刘国平, 朱如凯, 高志勇, 巩磊, 吕文雅. 库车前陆盆地深层致密砂岩储层构造成岩强度的定量评价方法[J]. 石油学报, 2020, 41(12): 1601-1609. |
[7] |
杨海风, 王德英, 高雁飞, 王军, 李正宇, 钱赓. 渤海湾盆地盆缘洼陷新近系天然气成因与油气差异富集机理——以黄河口凹陷东洼为例[J]. 石油学报, 2019, 40(5): 509-518. |
[8] |
庞礴, 董月霞, 陈迪, 庞雄奇. 含油气盆地砂岩目的层油气富集主控因素与基本模式——以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新近系砂岩油气藏为例[J]. 石油学报, 2019, 40(5): 519-531. |
[9] |
郭秋麟, 武娜, 闫伟, 陈宁生. 深层天然气资源评价方法[J]. 石油学报, 2019, 40(4): 383-394. |
[10] |
薛永安. 渤海海域油气运移“汇聚脊”模式及其对新近系油气成藏的控制[J]. 石油学报, 2018, 39(9): 963-970,1005. |
[11] |
刘建良, 刘可禹, 姜振学, 邢金艳. 库车前陆盆地玉东地区白垩系油气成藏过程[J]. 石油学报, 2018, 39(6): 620-630. |
[12] |
鲁雪松, 赵孟军, 刘可禹, 卓勤功, 范俊佳, 于志超, 公言杰. 库车前陆盆地深层高效致密砂岩气藏形成条件与机理[J]. 石油学报, 2018, 39(4): 365-378. |
[13] |
蒲秀刚, 赵贤正, 李勇, 陈蓉, 周立宏, 颜照坤, 肖敦清. 黄骅坳陷新近系古河道恢复及油气地质意义[J]. 石油学报, 2018, 39(2): 163-171. |
[14] |
鲍敬伟, 李丽, 叶继根, 石军辉, 张津, 朱红云, 姜宁. 高含水复杂断块油田加密井井位智能优选方法及其应用[J]. 石油学报, 2017, 38(4): 444-452,484. |
[15] |
赵孟军, 鲁雪松, 卓勤功, 李勇, 宋岩, 雷刚林, 王媛. 库车前陆盆地油气成藏特征与分布规律[J]. 石油学报, 2015, 36(4): 395-4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