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何文渊, 崔宝文, 张金友, 赵莹, 程心阳, 刘召, 刘鑫, 曾花森. 松辽盆地北部嫩江组中—低成熟页岩油地质特征及勘探突破[J]. 石油学报, 2024, 45(6): 900-913. |
[2] |
骆汀汀, 张宸毅, 杨维好, 孙翔, 宋永臣. 含天然气水合物饱和粉质沉积物三轴剪切试验[J]. 石油学报, 2024, 45(6): 1019-1030. |
[3] |
李志军, 马学峰, 罗强, 肖阳, 王权, 庞秋菊, 吴小梅, 邵彦蕊, 金娟娟, 钟雪梅, 宋军美. 渤海湾盆地保定凹陷早熟低熟油特征及成烃机制[J]. 石油学报, 2024, 45(3): 500-516. |
[4] |
刘永革, 李果, 贾伟, 白雅洁, 侯健, Clarke M A, 徐鸿志, 赵二猛, 纪云开, 陈立涛, 郭天魁, 贺甲元, 张乐. 储层改造对Ⅰ类天然气水合物藏降压开发效果的影响规律[J]. 石油学报, 2024, 45(2): 412-426,460. |
[5] |
魏纳, 裴俊, 蔡萌, 李海涛, 赵金洲, 张烈辉, 薛瑾. 天然气水合物自生热解堵剂热量平衡模拟计算[J]. 石油学报, 2023, 44(4): 657-671. |
[6] |
赵二猛, 侯健, 刘永革, 白雅洁. 海水对流增强天然气水合物藏低频电场加热效率模拟[J]. 石油学报, 2023, 44(4): 672-683. |
[7] |
孙立东, 周翔, 杨亮, 张莹, 李广伟, 李国政, 许金双. 松辽盆地莺山地区深层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藏模式[J]. 石油学报, 2023, 44(2): 285-298. |
[8] |
冯路尧, 张建国, 姜在兴, 李长昇, 白云风. 松辽盆地青山口组高精度沉积旋回格架及有机质富集响应[J]. 石油学报, 2023, 44(2): 299-311. |
[9] |
沈均均, 王玉满, 李辉, 计玉冰, 邱振, 王鹏万, 孟江辉. 鄂西地区奥陶纪—志留纪之交海盆水体滞留程度与页岩有机质富集的关系[J]. 石油学报, 2023, 44(10): 1599-1611. |
[10] |
彭光荣, 郭婧, 姜福杰, 姜大朋, 吴宇琦, 陈兆明, 宋泽章, 高中亮, 张宇琦. 珠江口盆地开平凹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对比[J]. 石油学报, 2023, 44(10): 1624-1636. |
[11] |
郭伟, 李熙喆, 张晓伟, 兰朝利, 梁萍萍, 沈伟军, 郑马嘉. 深水陆棚富有机质页岩沉积微相-微地貌及其对储层的控制作用——以四川盆地南部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为例[J]. 石油学报, 2022, 43(8): 1089-1106. |
[12] |
刘争, 孙宝江, 王志远, 陈龙桥, 王鄂川, 陈立涛, 王金堂.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开采压力控制及气液流动特性[J]. 石油学报, 2022, 43(8): 1173-1184. |
[13] |
蔡媛, 孔祥鑫, 姜在兴, 葛涛元, 陈凤玲, 吴世强, 张亮. 潜江凹陷古近系盐间地层沉积环境与有机质富集——以潜江组三段下亚段10号韵律为例[J]. 石油学报, 2022, 43(5): 605-616,636. |
[14] |
张智, 赵苑瑾, 张喆, 蔡楠, 刘和兴, 马传华, 梁继文. 深水井开采制度对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的影响[J]. 石油学报, 2022, 43(2): 281-292. |
[15] |
聂海宽, 张光荣, 李沛, 丁江辉, 党伟, 孙川翔, 张培先, 王进, 杨超, 李鹏, 王鹏威, 苏海琨. 页岩有机孔研究现状和展望[J]. 石油学报, 2022, 43(12): 1770-17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