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世达, 汤达祯, 侯伟, 李永洲, 陶树, 许浩, 李松, 唐淑玲, 蒲一帆, 张彬. 深部煤层气地质条件特殊性与储层工程响应[J]. 石油学报, 2023, 44(11): 1993-2006. |
[2] |
辛福东, 许浩, 汤达祯, 杨焦生, 陈艳鹏, 王玫珠. 低煤阶煤储层物性演化特征及其对储层评价的影响[J]. 石油学报, 2022, 43(5): 637-647. |
[3] |
陈亚军, 于家义, 宋小勇, 张中劲, 孟朋飞, 解士建, 焦巧平.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牛圈湖—牛东构造带上石炭统火山岩黏土矿物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J]. 石油学报, 2021, 42(8): 1053-1071. |
[4] |
颜世永, 李月, 吴智平, 杨希冰, 胡林. 北部湾盆地海中凹陷与涠西南凹陷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J]. 石油学报, 2020, 41(6): 711-722. |
[5] |
陈奎. 海上勘探开发一体化技术研究及应用——以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为例[J]. 石油学报, 2020, 41(1): 68-79. |
[6] |
王家豪, 彭光荣, 柳保军, 郑金云, 杨飞. 碎屑岩成岩拉平处理及沉积作用控制储层物性的定量表征——以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为例[J]. 石油学报, 2019, 40(s1): 115-123. |
[7] |
陈奎, 李茂, 邹明生, 孙晓晖, 高凌, 朱绍鹏. 涠西南凹陷涠洲组构造圈闭有效性定量评价技术及应用[J]. 石油学报, 2018, 39(12): 1370-1378. |
[8] |
刘兴业, 陈小宏, 李景叶, 周林, 郭康康. 基于核贝叶斯判别法的储层物性参数预测[J]. 石油学报, 2016, 37(7): 878-886. |
[9] |
谭学群, 廉培庆, 张俊法, 王鸣川, 李艳华, 杜秀娟, 王桐. 基于“二次震控”的三维油藏建模新方法[J]. 石油学报, 2016, 37(12): 1518-1527. |
[10] |
于俊峰, 裴健翔, 王立锋, 朱建成, 张伙兰. 莺歌海盆地东方13-2重力流储层超压气田气藏性质及勘探启示[J]. 石油学报, 2014, 35(5): 829-838. |
[11] |
徐新德, 张迎朝, 黄义文, 熊小峰, 李旭红. 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流沙港组油页岩发育的主控因素[J]. 石油学报, 2013, 34(增刊二): 66-73. |
[12] |
朱怡翔 石广仁. 火山岩岩性的支持向量机识别[J]. 石油学报, 2013, 34(2): 312-322. |
[13] |
刘文岭, 韩大匡, 胡水清, 王大兴, 朱文春, 李树庆. 高含水油田发展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的思考与实践[J]. 石油学报, 2009, 30(4): 550-554,559. |
[14] |
王红涛, 庞占喜, 刘大锰, 王润好, 崔连训. 稠油油藏注蒸汽储层伤害机理及调整措施[J]. 石油学报, 2009, 30(4): 555-559. |
[15] |
石广仁. 支持向量机在多地质因素分析中的应用[J]. 石油学报, 2008, 29(2): 195-1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