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魏纳, 裴俊, 蔡萌, 李海涛, 赵金洲, 张烈辉, 薛瑾. 天然气水合物自生热解堵剂热量平衡模拟计算[J]. 石油学报, 2023, 44(4): 657-671. |
[2] |
刘静, 夏军勇, 孙秋分, 李正斌, 夏雷, 吴飞鹏, 蒲春生. 低频波强化泡沫微观驱油特征[J]. 石油学报, 2023, 44(2): 358-368. |
[3] |
魏兵, 王怡文, 赵金洲, Kadet Valeriy, 蒲万芬. 固液界面特征对致密/页岩储层渗吸行为的影响——以延长组7段+8段致密储层和龙马溪组页岩为例[J]. 石油学报, 2023, 44(10): 1683-1692. |
[4] |
高文君, 程龙, 张棚, 袁泉, 王万里. 含水变化规律广义数学新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 石油学报, 2022, 43(7): 1007-1015,1034. |
[5] |
宋代文, 韩镔, 宋思锘. S曲线非确定性经济评价方法在油气项目投资决策中的应用,[J]. 石油学报, 2022, 43(3): 443-452. |
[6] |
徐秀芬, 李泓霏, 刘国豪. 加气站压缩机组效率计算新方法[J]. 石油学报, 2020, 41(8): 1019-1024. |
[7] |
毕海滨, 孟昊, 高日丽, 郑婧, 徐小林, 鞠秀娟, 牛伟, 张劲, 周明庆, 赵丽华. 页岩气未开发区单井可采储量评估方法[J]. 石油学报, 2020, 41(5): 565-573. |
[8] |
王天源, 修建龙, 黄立信, 崔庆锋, 马原栋, 苗钧逸, 俞理. 考虑油藏环境因素和微生物因子的微生物采油数学模型[J]. 石油学报, 2019, 40(4): 448-456. |
[9] |
王旱祥, 吕孝孝, 刘延鑫, 陈升山, 兰文剑. 碳纤维抽油杆采油系统柱塞超冲程产生机理[J]. 石油学报, 2019, 40(12): 1531-1541. |
[10] |
郭凌云, 周晶, 代云云. 基于不同随机退化过程的腐蚀管道时变失效概率[J]. 石油学报, 2019, 40(12): 1542-1552. |
[11] |
任福深, 方天成, 程晓泽, 常玉连. 粒子射流冲击下破岩应力分析与破岩区域[J]. 石油学报, 2018, 39(9): 1070-1080. |
[12] |
张建坤, 吴吉忠, 徐文会, 吴开龙, 臧梅, 邢文军. 基于岩石物理的致密砂岩油藏叠前优势储层预测——以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4号构造东营组二段为例[J]. 石油学报, 2017, 38(7): 793-803. |
[13] |
毕永强, 俞理, 修建龙, 伊丽娜, 黄立信, 王天源. 采油微生物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滞留机制[J]. 石油学报, 2017, 38(1): 91-98. |
[14] |
刘兴业, 陈小宏, 李景叶, 周林, 郭康康. 基于核贝叶斯判别法的储层物性参数预测[J]. 石油学报, 2016, 37(7): 878-886. |
[15] |
赵金洲, 彭瑀, 林啸, 刘作磊, 许文俊. 考虑复杂应力分布的数值缝宽计算模型及其应用[J]. 石油学报, 2016, 37(7): 914-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