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支东明, 李建忠, 杨帆, 陈旋, 肖冬生, 王波, 武超, 于海跃. 吐哈盆地丘东洼陷侏罗系致密砂岩气勘探突破及意义[J]. 石油学报, 2024, 45(2): 348-357. |
[2] |
朱筱敏, 王华, 朱红涛, 邵龙义, 纪友亮. 陆相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及发展关注[J]. 石油学报, 2023, 44(8): 1382-1398. |
[3] |
薛永安, 杨海风, 徐春强, 王利良, 高雁飞, 谢祥. 渤海湾盆地垦利6-1亿吨级岩性油田成藏条件及勘探关键技[J]. 石油学报, 2022, 43(2): 307-324. |
[4] |
张向涛, 李小平, 玄昌姬, 杜家元, 丁琳, 李智高, 陈维涛. 南海东部浅水区非烃源岩层系岩性油藏勘探实践与方向[J]. 石油学报, 2021, 42(6): 695-707. |
[5] |
贾爱林, 郭智, 郭建林, 闫海军. 中国储层地质模型30年[J]. 石油学报, 2021, 42(11): 1506-1515. |
[6] |
吕传炳, 付亮亮, 郑元超, 李昆, 黄志佳, 冉爱华. 断陷盆地油藏单元分析方法及勘探开发意义[J]. 石油学报, 2020, 41(2): 163-178. |
[7] |
葛家旺, 朱筱敏, 吴陈冰洁, 张向涛, 贾连凯, 易震, 肖张波.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成因差异——以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恩平组为例[J]. 石油学报, 2019, 40(s1): 139-152. |
[8] |
崔明明, 李进步, 王宗秀, 樊爱萍, 高万里, 李义军, 王一.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优质储层控制因素——以苏里格气田西南部石盒子组8段为例[J]. 石油学报, 2019, 40(3): 279-294. |
[9] |
鲍敬伟, 李丽, 叶继根, 石军辉, 张津, 朱红云, 姜宁. 高含水复杂断块油田加密井井位智能优选方法及其应用[J]. 石油学报, 2017, 38(4): 444-452,484. |
[10] |
袁淑琴, 董晓伟, 周凤春, 饶敏, 刘爱平, 王喆. 源外地层-岩性油气藏成藏与富集高产主控因素[J]. 石油学报, 2016, 37(S2): 10-18. |
[11] |
金凤鸣, 侯凤香, 焦双志, 李熹微, 涂太明, 赵晨, 王鑫, 孙守刚. 断陷盆地断层-岩性油藏成藏主控因素——以饶阳凹陷留107区块为例[J]. 石油学报, 2016, 37(8): 986-995. |
[12] |
张凯逊, 白国平, 金凤鸣, 王权. 层序地层格架内成岩作用——以饶阳凹陷中南部沙河街组三段砂岩为例[J]. 石油学报, 2016, 37(6): 728-742. |
[13] |
李文科, 张研, 方杰, 王君, 刘冬民.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岩性油藏成藏控制因素[J]. 石油学报, 2015, 36(3): 337-346. |
[14] |
刘锐娥, 肖红平, 范立勇, 张春林, 郝爱胜, 缪卫东. 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洪水成因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J]. 石油学报, 2013, 34(增刊一): 120-127. |
[15] |
王显东 贾承造 蒙启安 张 革. 塔南断陷陡坡带南屯组岩性油藏形成与分布的主控因素[J]. 石油学报, 2011, 32(4): 564-5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