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立宏, 陈长伟, 杨飞, 李宏军, 刘国全, 崔宇, 吴雪松, 石倩茹, 徐雯婧, 董文韬. 陆相断陷盆地深凹区致密油气成藏模式与勘探实践——以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为例[J]. 石油学报, 2024, 45(5): 755-770. |
[2] |
淡伟宁, 陈树光, 李志军, 王建广, 谢佩宇, 田思思, 武函, 冯广业, 肖伟, 杨少欣, 万照飞. 河套盆地油气勘探新领域及有利方向[J]. 石油学报, 2023, 44(12): 2217-2230. |
[3] |
唐华风, 戴岩林, 郭天婵, 刘钊, 何贤培, 张一弛. 侵出式火山机构储层的分布模式——以伊通火山群为例[J]. 石油学报, 2020, 41(7): 809-820. |
[4] |
唐华风, 王璞珺, 边伟华, 黄玉龙, 高有峰, 代晓娟. 火山岩储层地质研究回顾[J]. 石油学报, 2020, 41(12): 1744-1773. |
[5] |
刘桃, 刘景东. 欠压实与流体膨胀成因超压的定量评价[J]. 石油学报, 2018, 39(9): 971-979. |
[6] |
张荣虎, 邹伟宏, 陈戈, 赵继龙, 张惠良, 伍劲, 李娴静. 塔里木盆地北部下白垩统大型湖相砂坝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J]. 石油学报, 2018, 39(8): 845-857. |
[7] |
刘景东, 蒋有录, 张园园, 徐田武, 慕小水, 万涛. 东濮凹陷古近系致密砂岩气成因与充注差异[J]. 石油学报, 2017, 38(9): 1010-1020. |
[8] |
赵贤正, 蒲秀刚, 王家豪, 周立宏, 金凤鸣, 肖敦清, 姜文亚, 韩文中, 张伟. 断陷盆地缓坡区控砂控藏机制与勘探发现——以歧口凹陷歧北缓坡带为例[J]. 石油学报, 2017, 38(7): 729-739. |
[9] |
赵贤正, 周立宏, 肖敦清, 蒲秀刚, 姜文亚. 歧口凹陷斜坡区油气成藏与勘探实践[J]. 石油学报, 2016, 37(S2): 1-9. |
[10] |
袁淑琴, 董晓伟, 周凤春, 饶敏, 刘爱平, 王喆. 源外地层-岩性油气藏成藏与富集高产主控因素[J]. 石油学报, 2016, 37(S2): 10-18. |
[11] |
陈轩, 杨振峰, 王振奇, 岳欣欣, 刘焕, 张成壮, 王雅宁. 大型斜坡区冲积-河流体系沉积特征与岩性油气藏形成条件——以准噶尔盆地春光区块沙湾组为例[J]. 石油学报, 2016, 37(9): 1090-1101. |
[12] |
高红灿, 郑荣才, 肖应凯, 孟凡巍, 陈发亮, 白工, 栾艳春, 谭先锋, 施玉娥.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盐岩成因——来自沉积学和地球化学的证据[J]. 石油学报, 2015, 36(1): 19-32. |
[13] |
李超, 陈国俊, 沈怀磊, 郑胜, 吕成福, 梁建设, 张义娜. 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沉积充填特征与储层分布规律[J]. 石油学报, 2013, 34(增刊二): 74-82. |
[14] |
赵文智 汪泽成 胡素云 潘文庆 杨 雨 包洪平 王红军. 中国陆上三大克拉通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大型化成藏条件与特征[J]. 石油学报, 2012, 33(S2): 1-10. |
[15] |
姜福杰 庞雄奇 姜振学 武 丽 周小慧 李晓蕾. 渤海海域沙三段烃源岩评价及排烃特征[J]. 石油学报, 2010, 31(6): 906-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