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冰, 邱楠生, 王祥, 张海祖, 刘一锋, 常健, 朱传庆. 库车坳陷克拉苏-依奇克里克构造带构造挤压型超压识别与计算[J]. 石油学报, 2022, 43(8): 1107-1121. |
[2] |
何健, 文晓涛, 李波, 陈芊澍, 李垒.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叠前流体识别[J]. 石油学报, 2022, 43(3): 376-385. |
[3] |
孙龙德, 江同文, 王凤兰, 伍晓林, 罗凯, 江航, 韩培慧. 关于油田寿命的思考[J]. 石油学报, 2021, 42(1): 56-63. |
[4] |
马中高, 朱立华, 张卫华, 刘厚裕, 王猛. 雷州半岛南部玄武岩岩石物理特征[J]. 石油学报, 2020, 41(6): 702-710. |
[5] |
高文彬, 李宜强, 何书梅, 潘登, 刘明熹, 管错. 基于荧光薄片的剩余油赋存形态分类方法[J]. 石油学报, 2020, 41(11): 1406-1415. |
[6] |
刘军, 刘杰, 曹均, 文晓涛, 徐乐意, 陈人杰, 陈兆明. 基于岩石物理实验的储层与孔隙流体敏感参数特征——以珠江口盆地东部中-深层碎屑岩储层为例[J]. 石油学报, 2019, 40(s1): 197-205. |
[7] |
李杰训, 赵忠山, 李学军, 王梓栋, 李娜.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配注工艺技术[J]. 石油学报, 2019, 40(9): 1104-1115. |
[8] |
刘航宇, 田中元, 刘波, 郭睿, 石开波, 叶玉峰. 中东地区巨厚强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分类与预测——以伊拉克W油田中白垩统Mishrif组为例[J]. 石油学报, 2019, 40(6): 677-691. |
[9] |
郭彤楼. 元坝气田成藏条件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J]. 石油学报, 2019, 40(6): 748-760. |
[10] |
杨笑, 王志章, 周子勇, 魏周城, 曲康, 王翔宇, 王如意. 基于参数优化AdaBoost算法的酸性火山岩岩性分类[J]. 石油学报, 2019, 40(4): 457-467. |
[11] |
逯宇佳, 曹俊兴, 刘哲哿, 田仁飞, 肖学. 波形分类技术在缝洞型储层流体识别中的应用[J]. 石油学报, 2019, 40(2): 182-189. |
[12] |
徐立恒, 宋宝权, 韩嵩, 胡学恒, 李科, 杨会东, 王元波, 黄勇. 变尺度构造模型在地质统计学反演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 石油学报, 2019, 40(2): 190-196,239. |
[13] |
张家政, 朱地, 慈兴华, 牛强, 张焕旭, 唐永春, 康淑娟, 何坤. 湖北宜昌地区鄂阳页2井牛蹄塘组和陡山沱组页岩气随钻碳同位素特征及勘探意义[J]. 石油学报, 2019, 40(11): 1346-1357. |
[14] |
刘志杰, 范宜仁, 曹军涛, 肖承文, 邓少贵, 葛新民, 蔡德洋, 别康. 基于地应力校正的变胶结指数饱和度计算方法——以库车前陆盆地A井区为例[J]. 石油学报, 2018, 39(7): 814-823. |
[15] |
周斌, 王延江, 刘伟锋, 刘宝弟. 基于Hessian正则化支持向量机的多视角协同识别抽油机井工况方法[J]. 石油学报, 2018, 39(12): 1429-14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