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清华. 塔北西部喀拉玉尔衮构造带上寒武统下丘里塔格组油气勘探突破及意义[J]. 石油学报, 2024, 45(4): 615-628. |
[2] |
支东明, 李建忠, 杨帆, 陈旋, 肖冬生, 王波, 武超, 于海跃. 吐哈盆地丘东洼陷侏罗系致密砂岩气勘探突破及意义[J]. 石油学报, 2024, 45(2): 348-357. |
[3] |
张春雨, 陈世加, 朱星丞, 李勇, 刘广林, 李耀庭, 张洋洋, 顾天甫. 源-储间隔夹层的分类、特征及其对陆相致密储层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J]. 石油学报, 2024, 45(2): 358-373. |
[4] |
张功成, 纪沫, 陈莹, 甘军, 王东东, 张春宇. 琼东南盆地“气聚集带”的成藏特征与勘探潜力[J]. 石油学报, 2024, 45(1): 226-240. |
[5] |
王飞宇, 冯伟平, 庞雄奇, 郭秋麟, 贾承造. 全油气系统生、排烃和运聚定量分析中的关键问题与解决途径[J]. 石油学报, 2023, 44(9): 1434-1444. |
[6] |
宋振响, 周卓明, 江兴歌, 陈拥锋, 马中良, 罗昕, 李振明. 常规-非常规油气资源一体化评价方法——基于全油气系统理论和TSM盆地模拟技术[J]. 石油学报, 2023, 44(9): 1487-1499. |
[7] |
张洪安, 彭君, 王学军, 李进. 四川盆地普陆页1井侏罗系页岩气勘探突破及意义[J]. 石油学报, 2023, 44(9): 1500-1516,1551. |
[8] |
邓运华, 杨永才, 杨婷. 世界油气形成的三个体系[J]. 石油学报, 2023, 44(6): 873-901. |
[9] |
蔡国富, 彭光荣, 吴静, 白海军, 李振升, 汪晓萌, 杜晓东, 熊万林. 珠江口盆地阳江凹陷始新统古湖泊环境与优质烃源岩发育模式[J]. 石油学报, 2023, 44(5): 809-825. |
[10] |
米立军, 张功成, 刘志峰, 陈莹, 白志钊. 中国近海富油凹陷湖相优质烃源岩发育机制[J]. 石油学报, 2023, 44(3): 405-419,509. |
[11] |
彭光荣, 郭婧, 姜福杰, 姜大朋, 吴宇琦, 陈兆明, 宋泽章, 高中亮, 张宇琦. 珠江口盆地开平凹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对比[J]. 石油学报, 2023, 44(10): 1624-1636. |
[12] |
蒋有录, 苏圣民, 赵凯. 油源断层输导能力与非生烃层系油气富集的关系——以渤海湾盆地埕岛地区为例[J]. 石油学报, 2022, 43(8): 1122-1131,1184. |
[13] |
李国雄, 刘成林, 王飞龙, 汤国民, 阳宏, 曾晓祥, 吴育平, 杨小艺. 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东营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烃模式[J]. 石油学报, 2022, 43(11): 1568-1584. |
[14] |
张向涛, 李军, 向绪洪, 赵靖舟. 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白云凹陷超压成因机制及其勘探意义[J]. 石油学报, 2022, 43(1): 41-57. |
[15] |
周勇水, 李红磊, 史大海, 陈帆.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烃源岩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J]. 石油学报, 2021, 42(8): 1026-10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