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必金, 包汉勇, 吴世强, 郭战峰, 郭丽彬, 赵文, 李睿姗. 江汉盆地油气勘探新领域、新类型及资源潜力[J]. 石油学报, 2024, 45(1): 133-146,240. |
[2] |
曹正林, 孙秀建, 吴武军, 田光荣, 张世铭, 李海滨, 孙知明, 徐丽, 王瑞菊. 柴达木盆地盆缘冲断古隆起的形成演化及对油气成藏的影响[J]. 石油学报, 2018, 39(9): 980-989. |
[3] |
陈中轩, 来向华, 廖林燕, 黄潘阳. 基于MIP-CPT技术的海底浅层气探测方法——以东海舟山海域为例[J]. 石油学报, 2016, 37(2): 207-213,229. |
[4] |
戴俊生, 陆克政, 漆家福, 陈书平. 渤海湾盆地早第三纪构造样式的演化[J]. 石油学报, 1998, 19(4): 16-20. |
[5] |
刘震, 张万选, 张厚福, 邓祖佑. 辽西凹陷北洼下第三系异常地层压力分析[J]. 石油学报, 1993, 14(1): 14-24. |
[6] |
戴世昭, 江继纲. 江汉盆地马王庙地区石油运移的探讨[J]. 石油学报, 1992, 13(4): 50-59. |
[7] |
姚益民, 徐金鲤, 单怀广, 李经荣. 山东济阳坳陷早第三纪海侵的讨论[J]. 石油学报, 1992, 13(2): 29-34. |
[8] |
梁鸿德, 申绍文, 刘香婷, 陈文寄, 李大明. 辽河断陷火山岩地质年龄及地层时代[J]. 石油学报, 1992, 13(2): 35-41. |
[9] |
赵鸥. 阶状似瘤田螺与油气聚集[J]. 石油学报, 1992, 13(2): 47-50. |
[10] |
杨时中, 刘东方, 郑国光, 唐升层. 冀中坳陷下第三系生物相带的划分及其意义[J]. 石油学报, 1992, 13(2): 51-59. |
[11] |
魏美田. 东濮凹陷早第三纪生物记录中的地质事件[J]. 石油学报, 1992, 13(2): 77-82. |
[12] |
朱神照. 微古生物化石丰度与油气藏生成[J]. 石油学报, 1992, 13(2): 83-91. |
[13] |
陈仲勤. 黄骅坳陷早第三纪介形类化石组合序列与油气生成[J]. 石油学报, 1992, 13(2): 92-96. |
[14] |
杨藩, 马志强, 许同春, 叶素娟. 柴达木盆地第三纪磁性地层柱[J]. 石油学报, 1992, 13(2): 97-101. |
[15] |
梁世君, 王发泰, 胡亭, 彭作林, 黄华芳. 酒泉盆地第三系新的时代划分意见[J]. 石油学报, 1992, 13(2): 102-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