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清华. 塔北西部喀拉玉尔衮构造带上寒武统下丘里塔格组油气勘探突破及意义[J]. 石油学报, 2024, 45(4): 615-628. | 
																																																																																																																																																
																					| [2] | 王珂, 张荣虎, 唐永, 余朝丰, 杨钊, 唐雁刚, 周露. 库车坳陷北部构造带侏罗系阿合组构造成岩作用与储层预测[J]. 石油学报, 2022, 43(7): 925-940. | 
																																																																																																																																																
																					| [3] | 李文科, 吴小洲, 王君, 陈胜, 刘哲. 南堡1号构造带新生代断层与火成岩发育特征及其联合控藏作用[J]. 石油学报, 2022, 43(7): 957-968. | 
																																																																																																																																																
																					| [4] | 姜在兴, 张元福, 袁晓冬, 潘树彪. 燕山构造带滦平盆地中生界油气形成条件与勘探发现[J]. 石油学报, 2022, 43(2): 167-179. | 
																																																																																																																																																
																					| [5] | 朱超, 刘占国, 宋光永, 龙国徽, 宫清顺, 赵健, 李森明, 夏志远, 吴颜雄, 田明智. 柴达木盆地英雄岭构造带古近系湖相碳酸盐岩沉积模式、演化与分布[J]. 石油学报, 2022, 43(11): 1558-1567,1622. | 
																																																																																																																																																
																					| [6] | 支东明, 李建忠, 张伟, 王晓辉, 马强, 刘俊田, 杨帆.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双吉构造带井井子沟组勘探突破及意义[J]. 石油学报, 2022, 43(10): 1383-1394. | 
																																																																																																																																																
																					| [7] | 邓铭哲, 方成名, 邓棚, 张永, 朱建峰. 松辽盆地南部梨树地区走滑-逆冲构造的成因——以小宽断裂带为例[J]. 石油学报, 2020, 41(9): 1089-1099. | 
																																																																																																																																																
																					| [8] | 史超群, 许安明, 魏红兴, 胡春雷, 张星, 张文, 莫涛, 张慧芳, 周露, 史玲玲, 朱文慧, 陈维力. 构造挤压对碎屑岩储层破坏程度的定量表征——以库车坳陷依奇克里克构造带侏罗系阿合组为例[J]. 石油学报, 2020, 41(2): 205-215. | 
																																																																																																																																																
																					| [9] | 郭召杰, 赵浩男, 张元元. 侧缘前陆构造带:一种前陆构造带的新类型——以龙门山为例[J]. 石油学报, 2020, 41(12): 1477-1489. | 
																																																																																																																																																
																					| [10] | 梁建设, 黄兴文, 蔡文杰, 王颖, 陈亮, 张义娜. 墨西哥Burgos盆地Perdido构造带Wilcox组源-汇体系及勘探前景[J]. 石油学报, 2019, 40(12): 1439-1450. | 
																																																																																																																																																
																					| [11] | 崔宇, 李宏军, 付立新, 肖飞, 王辉, 段润梅, 张津宁, 冯建园, 杨子玉, 赵宗举. 歧口凹陷北大港构造带奥陶系潜山储层特征、主控因素及发育模式[J]. 石油学报, 2018, 39(11): 1241-1252. | 
																																																																																																																																																
																					| [12] | 范昌育, 王震亮, 王爱国, 张骁, 张永庶, 孔红喜. 柴达木盆地北缘鄂博梁构造带超压形成机制与高压气、水层成因[J]. 石油学报, 2015, 36(6): 699-706,714. | 
																																																																																																																																																
																					| [13] | 张功成, 屈红军, 刘世翔, 谢晓军, 赵钊, 沈怀磊. 边缘海构造旋回控制南海深水区油气成藏[J]. 石油学报, 2015, 36(5): 533-545. | 
																																																																																																																																																
																					| [14] | 张功成, 谢晓军, 王万银, 刘世翔, 王一博, 董伟, 沈怀磊. 中国南海含油气盆地构造类型及勘探潜力[J]. 石油学报, 2013, 34(4): 611-627. | 
																																																																																																																																																
																					| [15] | 张功成  米立军  屈红军  冯杨伟  范玉海. 全球深水盆地群分布格局与油气特征[J]. 石油学报, 2011, 32(3): 369-3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