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歧峰, 李克昊, 段友祥, 张依旻, 宫法明.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与特征聚类的荧光薄片分析方法[J]. 石油学报, 2024, 45(3): 548-558. |
[2] |
张春雨, 陈世加, 朱星丞, 李勇, 刘广林, 李耀庭, 张洋洋, 顾天甫. 源-储间隔夹层的分类、特征及其对陆相致密储层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J]. 石油学报, 2024, 45(2): 358-373. |
[3] |
刘合, 李艳春, 贾德利, 王素玲, 乔美霞, 屈如意, 温鹏云, 任智慧. 人工智能在注水开发方案精细化调整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 石油学报, 2023, 44(9): 1574-1586. |
[4] |
卢祥国, 何欣, 曹豹, 王晓燕, 高建崇, 刘义刚, 曹伟佳. 聚合物驱吸液剖面反转机制、应对方法及实践效果[J]. 石油学报, 2023, 44(6): 962-974. |
[5] |
关文龙, 蒋有伟, 郭二鹏, 王伯军. “双碳”目标背景下的稠油开发对策[J]. 石油学报, 2023, 44(5): 826-840. |
[6] |
李宜强, 何书梅, 赵子豪, 魏朋朋, 齐桓, 刘哲宇, 赵玥, 于英. 基于剩余油动用规律的高含水油藏水驱扩大波及体积方式实验[J]. 石油学报, 2023, 44(3): 500-509. |
[7] |
孙龙德, 赵文智, 刘合, 朱如凯, 白斌, 康缘, 张婧雅, 吴松涛. 页岩油“甜点”概念及其应用讨论[J]. 石油学报, 2023, 44(1): 1-13. |
[8] |
刘致水, 王康宁, 包乾宗, 李之旭. 致密砂岩储层岩石物理横波速度预测方法 ——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为例[J]. 石油学报, 2022, 43(9): 1284-1294. |
[9] |
张家强, 李士祥, 李宏伟, 周新平, 刘江艳, 郭睿良, 陈俊霖, 李树同.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油层组湖盆远端重力流沉积与深水油气勘探——以城页水平井区长73小层为例[J]. 石油学报, 2021, 42(5): 570-587. |
[10] |
糜利栋. 基于产气剖面的页岩气离散裂缝网络反演方法[J]. 石油学报, 2021, 42(4): 481-491. |
[11] |
付锁堂, 付金华, 牛小兵, 李士祥, 吴志宇, 周新平, 刘江艳. 庆城油田成藏条件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J]. 石油学报, 2020, 41(7): 777-795. |
[12] |
王千, 杨胜来, 拜杰, 钱坤, 李佳峻. 非均质多层储层中CO2驱替方式对驱油效果及储层伤害的影响[J]. 石油学报, 2020, 41(7): 875-884,902. |
[13] |
王安民, 曹代勇, 聂敬, 秦荣芳. 巨厚煤储层孔隙结构的垂向非均质性特征——以青海聚乎更矿区为例[J]. 石油学报, 2020, 41(6): 691-701. |
[14] |
罗晓容, 张立强, 张立宽, 雷裕红, 程明, 施辉, 曹斌风. 碎屑岩输导层非均质性与油气运聚成藏[J]. 石油学报, 2020, 41(3): 253-272. |
[15] |
高文彬, 李宜强, 何书梅, 潘登, 刘明熹, 管错. 基于荧光薄片的剩余油赋存形态分类方法[J]. 石油学报, 2020, 41(11): 1406-1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