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君峰, 高永进, 刘亚雷, 周新桂, 程明华, 姜鹍鹏, 韩淼, 杨有星, 苗苗青, 李清瑶. 塔里木盆地柯坪断隆构造特征及油气勘探潜力[J]. 石油学报, 2023, 44(7): 1041-1057. |
[2] |
刘宇, 朱筱敏, 张自力, 王彤, 杨棵, 刘兴周, 郭峰. 基于地震沉积学恢复断陷湖盆古水系及其演化过程——以辽河坳陷西部凹陷盘山洼陷沙河街组三段为例[J]. 石油学报, 2022, 43(2): 207-222. |
[3] |
王珂, 杨海军, 李勇, 张荣虎, 马玉杰, 王波, 余朝丰, 杨钊, 唐雁刚.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北部构造带地质特征与勘探潜力[J]. 石油学报, 2021, 42(7): 885-905. |
[4] |
马钰凯, 孙永河, 马妍, 姜文亚, 孙旭. 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构造演化及断裂带成因[J]. 石油学报, 2020, 41(5): 526-539. |
[5] |
鲁雪松, 赵孟军, 陈竹新, 李学义, 胡瀚文, 卓勤功. 准噶尔盆地南缘齐古油田油气成藏再认识及勘探启示[J]. 石油学报, 2019, 40(9): 1045-1058,1115. |
[6] |
蔡少武, 周东红, 王德英, 张京思, 张震, 李颖. 渤海湾盆地秦南凹陷构造发育特征与有利勘探方向[J]. 石油学报, 2019, 40(5): 532-541. |
[7] |
汪旭东, 张向涛, 林鹤鸣, 阙晓铭, 贺勇, 贾连凯, 肖张波, 李敏. 珠江口盆地陆丰13洼陷中央背斜带地质构造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J]. 石油学报, 2019, 40(1): 56-66. |
[8] |
张江涛, 吴奎, 王冰洁, 何京, 康琳. 渤海海域辽西凸起北段新生代构造演化的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J]. 石油学报, 2018, 39(11): 1262-1271. |
[9] |
赵钊, 赵志刚, 沈怀磊, 杨海长, 曾清波, 纪沫, 蔡露露, 杨东升, 李超. 南海北部超深水区双峰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地质条件[J]. 石油学报, 2016, 37(S1): 47-57. |
[10] |
白冰, 王清斌, 赵国祥, 刘晓健. 蓬莱9-1构造新生代构造演化: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J]. 石油学报, 2015, 36(9): 1098-1107. |
[11] |
汤国民, 罗群, 庞雄奇, 向才富, 汪立群, 魏浩元. 柴西地区南翼山构造天然气来源及成藏模式[J]. 石油学报, 2015, 36(4): 446-456. |
[12] |
李江海, 王洪浩, 李维波, 周肖贝. 显生宙全球古板块再造及构造演化[J]. 石油学报, 2014, 35(2): 207-218. |
[13] |
梅庆华, 何登发, 文竹, 李英强, 李皎. 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地质结构及构造演化[J]. 石油学报, 2014, 35(1): 11-25. |
[14] |
张翠梅 刘晓峰. 南堡凹陷边界断层及成盆机制[J]. 石油学报, 2012, 33(4): 581-587. |
[15] |
刘 邦 潘校华 万仑坤 苏永地 毛凤军 刘计国 吕明胜 王玉华. 东尼日尔Termit盆地构造演化及古近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J]. 石油学报, 2012, 33(3): 394-4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