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徐宝昌, 尤香凝, 孟卓然, 刘伟, 尹士轩. 基于回压激励响应的实时地层压力反演方法[J]. 石油学报, 2024, 45(6): 1009-1018. |
[2] |
王永诗, 郝雪峰, 安天下, 张鹏飞, 熊伟, 秦峰. 盆地结构控制下的地层压力-流体-储集性协同演化及控藏作用——以东营凹陷古近系为例[J]. 石油学报, 2023, 44(7): 1058-1071,1150. |
[3] |
李玉伟, 彭根博, 陈勉, 张军, 魏建光, 杨春光. CO2泡沫压裂井筒气-液-固三相流动模型[J]. 石油学报, 2022, 43(3): 386-398. |
[4] |
顾浩, 郑松青, 张冬丽, 杨阳. 超深油藏物质平衡方程修正及应用[J]. 石油学报, 2022, 43(11): 1623-1631. |
[5] |
张磊, 王永科, 倪军, 乔向阳, 辛翠平, 张涛, 康宇龙, 石军太, 吴克柳. 气藏平均地层压力跟踪计算新方法[J]. 石油学报, 2021, 42(4): 492-499,522. |
[6] |
王尉, 赵路子, 罗冰, 刘冉, 李亚, 赵立可, 裴森奇, 胡涛. 川西地区二叠系火山岩异常高压演化与天然气成藏的关系[J]. 石油学报, 2021, 42(11): 1437-1445. |
[7] |
徐秀芬, 李泓霏, 刘国豪. 加气站压缩机组效率计算新方法[J]. 石油学报, 2020, 41(8): 1019-1024. |
[8] |
邓少贵, 牛云峰, 赵岳, 马明明, 谢伟彪, 庄东志. 致密含气砂岩核磁共振-声波速度联合实验[J]. 石油学报, 2016, 37(6): 768-776. |
[9] |
刘震, 孙迪, 李潍莲, 刘明洁, 夏鲁, 刘静静. 沉积盆地地层孔隙动力学研究进展[J]. 石油学报, 2016, 37(10): 1193-1215. |
[10] |
汪文洋, 庞雄奇, 武鲁亚, 陈冬霞, 霍志鹏, 庞莹, 陈迪. 全球含油气盆地深层与中浅层油气藏压力分布特征[J]. 石油学报, 2015, 36(S2): 194-202. |
[11] |
刘修善, 苏义脑. 井斜控制方案设计方法[J]. 石油学报, 2015, 36(7): 890-896. |
[12] |
刘修善, 刘子恒. 井眼轨迹模型的通用格式[J]. 石油学报, 2015, 36(3): 366-371. |
[13] |
史玉才, 张晨, 薛磊, 管志川, 吴丽娟, 席传明. 井眼分离系数计算新方法[J]. 石油学报, 2015, 36(12): 1580-1585. |
[14] |
葸克来, 操应长, 金杰华, 赵贤正, 苏芮, 金凤鸣, 崔周旗, 周磊, 张会娜. 冀中坳陷霸县凹陷古近系中深层古地层压力演化及对储层成岩作用的影响[J]. 石油学报, 2014, 35(5): 867-878. |
[15] |
刘修善, 王超. 空间圆弧轨迹的解析描述技术[J]. 石油学报, 2014, 35(1): 134-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