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争, 孙宝江, 王志远, 陈龙桥, 王鄂川, 陈立涛, 王金堂.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开采压力控制及气液流动特性[J]. 石油学报, 2022, 43(8): 1173-1184. |
[2] |
张兴全, 周英操, 刘伟, 郭庆丰, 崔堂波. 碳酸盐岩地层重力置换气侵特征[J]. 石油学报, 2014, 35(5): 958-962. |
[3] |
沈跃, 张亨, 张令坦, 苏义脑, 盛利民, 李林. 基于自适应滤波的钻井液连续压力波信号噪声抑制[J]. 石油学报, 2014, 35(2): 353-358. |
[4] |
沈 跃 崔诗利 张令坦 苏义脑 盛利民 李 林 . 钻井液连续压力波信号的延迟差动检测及信号重构[J]. 石油学报, 2013, 34(2): 353-358. |
[5] |
雷登生 杜志敏 单高军 汤 勇 李涧松 付 玉. 气藏水平井携液临界流量计算[J]. 石油学报, 2010, 31(4): 637-639. |
[6] |
李颖川;王志彬 钟海全. 油套环空放空防止气井井筒生成水合物技术[J]. 石油学报, 2010, 31(2): 318-321. |
[7] |
刘振翼, 张应安, 钱新明, 王峰, 黄平, 张德平. 酸性气田井喷点火有效空间范围数字模拟[J]. 石油学报, 2009, 30(4): 621-624. |
[8] |
廖开贵, 李颖川, 杨志, 钟海全. 产水气藏气液两相管流动态规律研究[J]. 石油学报, 2009, 30(4): 607-612. |
[9] |
杨大刚, 杨浩, 杨进, 周长所, 石磊, 翟慧颖. 井底压力波动对稠油产量影响机理实验[J]. 石油学报, 2009, 30(2): 263-266. |
[10] |
张东领, 王树青, 张敏. 热输油管道泄漏定位技术研究[J]. 石油学报, 2007, 28(1): 131-133,138. |
[11] |
董怀荣, 王平, 张慧峰, 李继志. 恒流量往复泵压力变化规律实验研究[J]. 石油学报, 2004, 25(6): 101-104,108. |
[12] |
王杰, 金友煌, 蒋华义, 刘丽霞, 陈践发. 压力波动采油机理的模拟实验[J]. 石油学报, 2004, 25(2): 93-95. |
[13] |
练章华, 李文魁, 陈小榆. 顶部水泥脉冲振动的数学模型[J]. 石油学报, 2001, 22(1): 83-88. |
[14] |
王立宁, 李健, 靳世久. 热输原油管道瞬态压力波法泄漏点定位研究[J]. 石油学报, 2000, 21(4): 93-96. |
[15] |
金业权, 李自俊. 动力压井法理论及适用条件的分析[J]. 石油学报, 1997, 18(4): 106-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