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敉邦, 杨胜来, 李帅, 王鸿博, 肖传敏. 高凝油油藏水—油—固多相渗流规律[J]. 石油学报, 2023, 44(7): 1129-1139. |
[2] |
王千, 杨胜来, 拜杰, 赵卫, 李佳峻, 陈浩. CO2驱油过程中孔喉结构对储层岩石物性变化的影响[J]. 石油学报, 2021, 42(5): 654-668,685. |
[3] |
郭建春, 陶亮, 陈迟, 李鸣, 赵志红. 川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混合润湿性评价新方法[J]. 石油学报, 2020, 41(2): 216-225. |
[4] |
张彦廷, 郑志滨, 陈敬凯, 黄鲁蒙, 张晧, 王志坤, 葛政. 石油钻柱顶部高频激振解卡耦合响应特性[J]. 石油学报, 2020, 41(12): 1697-1705. |
[5] |
邱正松, 暴丹, 刘均一, 陈家旭, 钟汉毅, 赵欣, 陈晓华. 裂缝封堵失稳微观机理及致密承压封堵实验[J]. 石油学报, 2018, 39(5): 587-596. |
[6] |
鲁雪松, 赵孟军, 刘可禹, 卓勤功, 范俊佳, 于志超, 公言杰. 库车前陆盆地深层高效致密砂岩气藏形成条件与机理[J]. 石油学报, 2018, 39(4): 365-378. |
[7] |
高树生, 刘华勋, 叶礼友, 胡志明, 安为国. 页岩气井全生命周期物理模拟实验及数值反演[J]. 石油学报, 2018, 39(4): 435-444. |
[8] |
胡钦红, 刘惠民, 黎茂稳, 李政, 杨锐, 张宇翔, 孙梦迪.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页岩油储集层润湿性、孔隙连通性和流体—示踪剂运移[J]. 石油学报, 2018, 39(3): 278-289. |
[9] |
康洪全, 程涛, 贾怀存, 白博, 孟金落. 中-新生代大陆边缘盆地海相烃源岩生烃特征[J]. 石油学报, 2017, 38(6): 649-657. |
[10] |
李子丰, 王长进, 田伟超, 谢健. 钻柱力学三原理及定性模拟实验[J]. 石油学报, 2017, 38(2): 227-233. |
[11] |
马中良, 郑伦举, 徐旭辉, 鲍芳, 余晓露. 富有机质页岩有机孔隙形成与演化的热模拟实验[J]. 石油学报, 2017, 38(1): 23-30. |
[12] |
黄志龙, 马剑, 梁世君, 梁浩, 陈旋, 康积伦. 源-储分离型凝灰岩致密油藏形成机理与成藏模式[J]. 石油学报, 2016, 37(8): 975-985. |
[13] |
李相臣, 康毅力, 周来诚, 战丽颖. 水饱和煤岩储层甲烷运移动态特征[J]. 石油学报, 2015, 36(7): 876-881. |
[14] |
林日亿, 宋多培, 周广响, 王新伟, 田鑫, 杨开. 热采过程中硫化氢成因机制[J]. 石油学报, 2014, 35(6): 1153-1159. |
[15] |
于雯泉, 陈勇, 杨立干, 刘喜欢, 王路. 酸性环境致密砂岩储层石英的溶蚀作用[J]. 石油学报, 2014, 35(2): 286-2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