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勇, 张世明, 吕琦, 杜玉山, 李伟忠, 程紫燕, 吕晶, 刘祖鹏. 中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中—低成熟度页岩油立体开发技术——以济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为例[J]. 石油学报, 2024, 45(4): 672-682,697. |
[2] |
田雨, 刘可禹, 蒲秀刚, 赵建华, 陈国辉, 张雅琦, 翟坤, 宋雅雅. 荧光光谱技术在页岩油地质评价中的应用[J]. 石油学报, 2022, 43(6): 816-828. |
[3] |
王子杰, 姚军, 孙海, 刘礼军, 严侠. 中—低成熟度页岩油藏原位转化热-反应流耦合数值模拟[J]. 石油学报, 2022, 43(10): 1462-1473. |
[4] |
周勇水, 李红磊, 史大海, 陈帆.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烃源岩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J]. 石油学报, 2021, 42(8): 1026-1038. |
[5] |
陈治军, 张佳琪, 牛凌燕, 高怡文, 赵春晨, 王小多. 芳烃参数在湖相烃源岩成熟度评价中的适用性——以银根—额济纳旗盆地中生界烃源岩为例[J]. 石油学报, 2020, 41(8): 928-939. |
[6] |
马安来, 金之钧, 晏继发, 米敬奎, 李杰豪. 煤中金刚烷的分布与演化[J]. 石油学报, 2020, 41(7): 796-808. |
[7] |
斯尚华, 赵靖舟, 邹国亮, 李军, 孟祥宁, 刘超. 原油包裹体中芳香烃组分类型与成熟度关系——以三肇凹陷扶余油层为例[J]. 石油学报, 2020, 41(7): 835-840,864. |
[8] |
宋岩, 高凤琳, 唐相路, 陈磊, 王幸蒙. 海相与陆相页岩储层孔隙结构差异的影响因素[J]. 石油学报, 2020, 41(12): 1501-1512. |
[9] |
王强, 彭平安, 张文正, 刘金钟, 于赤灵.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页岩全组分定量生烃模拟及原油可动性评价[J]. 石油学报, 2018, 39(5): 541-553. |
[10] |
陈建平, 魏军, 倪云燕, 陈建军, 邓春萍, 田多文, 胡健, 黄振凯, 张蒂嘉, 韩永科. 酒泉盆地酒西坳陷主力烃源岩分布及对油气勘探的启示[J]. 石油学报, 2018, 39(11): 1223-1240. |
[11] |
王冠民, 熊周海, 张婕, 付尧. 济阳坳陷古近系页岩文石含量与烃源岩热演化的对应关系[J]. 石油学报, 2017, 38(8): 855-862. |
[12] |
刘文平, 张成林, 高贵冬, 罗超, 吴伟, 石学文, 张鉴, 李武广, 邓晓航, 胡晓华. 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孔隙度控制因素及演化规律[J]. 石油学报, 2017, 38(2): 175-184. |
[13] |
傅宁, 杨树春, 贺清, 徐微, 林青.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神府区块致密砂岩气高效成藏条件[J]. 石油学报, 2016, 37(S1): 111-120. |
[14] |
王民, Li Zhongsheng. 激光拉曼技术评价沉积有机质热成熟度[J]. 石油学报, 2016, 37(9): 1129-1136. |
[15] |
宋春刚, 曹强, 叶加仁, 雷闯, 单超.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主力烃源岩特征及分布[J]. 石油学报, 2016, 37(8): 962-9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