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程杰成, 吴军政, 吴昊, 刘笑莹, 何金钢, 贾世华. 无碱三元乳化驱油体系[J]. 石油学报, 2023, 44(4): 636-646. |
[2] |
王强, 赵金洲, 胡永全, 赵超能, 张祯祥. 岩心尺度静态自发渗吸的数值模拟[J]. 石油学报, 2022, 43(6): 860-870. |
[3] |
魏兵, 钟梦颖, 赵金洲, 王典林, Kadet Valeriy, 游君昱. 微-纳米受限空间原油-天然气最小混相压力预测方法[J]. 石油学报, 2022, 43(11): 1604-1613. |
[4] |
康志勤, 赵阳升, 杨栋, 赵静, 王磊. 油页岩原位注蒸汽开采油气中试与多模式原位热采技术的适用性分析[J]. 石油学报, 2021, 42(11): 1458-1468. |
[5] |
梁天博, 马实英, 魏东亚, 周福建, 梁星原. 低渗透油藏水锁机理与助排表面活性剂的优选原则[J]. 石油学报, 2020, 41(6): 745-752. |
[6] |
李相方, 冯东, 张涛, 孙政, 何敏侠, 刘庆, 刘文远, 赵文, 李靖. 毛细管力在非常规油气藏开发中的作用及应用[J]. 石油学报, 2020, 41(12): 1719-1733. |
[7] |
李永太, 孔柏岭, 李辰. 全过程调剖技术与三元复合驱协同效应的动态特征[J]. 石油学报, 2018, 39(6): 697-702,718. |
[8] |
赵跃军, 宋考平, 范广娟, 皮彦夫, 刘丽. 酯类化合物降低原油与二氧化碳体系最小混相压力实验[J]. 石油学报, 2017, 38(9): 1066-1072. |
[9] |
黄贤斌, 蒋官澄, 万伟, 马克迪. 含油钻屑微乳状液除油剂的研制及机理[J]. 石油学报, 2016, 37(6): 815-820. |
[10] |
李宾飞, 叶金桥, 李兆敏, 冀延民, 刘巍. 高温高压条件下CO2-原油-水体系相间作用及其对界面张力的影响[J]. 石油学报, 2016, 37(10): 1265-1272,1301. |
[11] |
姜航, 庞雄奇, 陈冬霞, 陈迪. 含油气盆地深层有效砂岩储层判别与定量评价——以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深层为例[J]. 石油学报, 2015, 36(S2): 112-119. |
[12] |
李松岩, 刘己全, 李兆敏, 李宾飞, 王鹏, 刘伟, 李金洋, 张超. 油藏条件下CO2乳液稳定性实验[J]. 石油学报, 2015, 36(5): 584-592. |
[13] |
杨菲, 郭拥军, 张新民, 罗平亚. 聚驱后缔合聚合物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技术[J]. 石油学报, 2014, 35(5): 908-913. |
[14] |
张仲宏 杨正明 刘先贵 熊 伟 王学武. 低渗透油藏储层分级评价方法及应用[J]. 石油学报, 2012, 33(3): 437-441. |
[15] |
姜瑞忠 李林凯 徐建春 杨仁锋 庄 煜. 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新模型及试井分析[J]. 石油学报, 2012, 33(2): 264-2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