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石祥超, 陈帅, 孟英峰, 陈军海, 李皋, 杨昕昊, 焦烨. 岩石可钻性测定方法的改进和优化建议[J]. 石油学报, 2023, 44(9): 1562-1573. |
[2] |
吴千慧, 葛际江, 张贵才, 郭洪宾, 赵庆琛. 高强度堵水剂裂缝细管模型堵水模拟实验[J]. 石油学报, 2019, 40(11): 1368-1375. |
[3] |
王璐, 杨胜来, 彭先, 邓惠, 李隆新, 孟展, 钱坤, 王千. 缝洞型碳酸盐岩气藏多类型储层内水的赋存特征可视化实验[J]. 石油学报, 2018, 39(6): 686-696. |
[4] |
李军, 柳贡慧, 周刘杰, 唐庚, 胥志雄, 王天祥, 孔伟. 碳酸盐岩裂缝性地层气液重力置换实验[J]. 石油学报, 2018, 39(10): 1186-1192. |
[5] |
苏伟, 侯吉瑞, 李海波, 赵腾, 席园园.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氮气泡沫可行性及影响因素[J]. 石油学报, 2017, 38(4): 436-443. |
[6] |
狄勤丰, 张景楠, 叶峰, 王文昌, 陈会娟, 华帅. 驱替过程中重力舌进特征的核磁共振可视化实验[J]. 石油学报, 2017, 38(10): 1183-1188. |
[7] |
杨勇, 邵兵, 王风锐, 倪元勇, 田炜, 崔树清, 杨益涵, 闫相祯. 复杂结构井管柱力学模型及动态三维数字井筒[J]. 石油学报, 2015, 36(3): 385-394. |
[8] |
吴正彬, 庞占喜, 刘慧卿, 王大为, 王春磊, 王长久, 叶子路, 陈一诺. 稠油油藏高温凝胶改善蒸汽驱开发效果可视化实验[J]. 石油学报, 2015, 36(11): 1421-1426. |
[9] |
袁秉衡, 徐礼贵, 康南昌, 李玲, 郑良合, 王贵重. 石油地震地质学及相关技术进展[J]. 石油学报, 2013, 34(3): 580-590. |
[10] |
刘欣颖 胡 平. 非均质底水油藏水平井三维物理模拟实验[J]. 石油学报, 2011, 32(6): 1012-1016. |
[11] |
闫铁, 李玮, 毕雪亮, 李士斌. 一种基于破碎比功的岩石破碎效率评价新方法[J]. 石油学报, 2009, 30(2): 291-294. |
[12] |
戴彩丽, 赵福麟, 韩力, 石国新, 任熵, 路建国, 刘巍, 姬承伟. 提高薄层底水油藏注入水存水率室内研究[J]. 石油学报, 2007, 28(3): 85-88. |
[13] |
徐英卓. 协同式远程钻井事故诊断与处理系统研究[J]. 石油学报, 2003, 24(5): 84-87. |
[14] |
李琪, 徐英卓. 基于数据仓库的钻井工程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J]. 石油学报, 2003, 24(4): 77-80. |
[15] |
张绍槐, 张洁. 21世纪中国钻井技术发展与创新[J]. 石油学报, 2001, 22(6): 63-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