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龚斌, 王虹雅, 王红娜, 宋伟, 孙雄伟, 杨京华. 基于大数据分析算法的深部煤层气地质—工程一体化智能决策技术[J]. 石油学报, 2023, 44(11): 1949-1958. |
[2] |
窦立荣, 李大伟, 温志新, 王兆明, 米石云, 张倩. 全球油气资源评价历程及展望[J]. 石油学报, 2022, 43(8): 1035-1048. |
[3] |
李潮流, 武宏亮, 李霞, 胡法龙, 田瀚, 黄玉越, 袁超. 倾斜电各向异性地层阵列感应测井数据处理新方法[J]. 石油学报, 2022, 43(10): 1439-1449. |
[4] |
胡勇, 李熙喆, 徐轩, 梅青燕, 陈颖莉, 王继平, 焦春艳, 郭长敏, 贾玉泽. 含水致密砂岩气藏可动用储量评价新方法及其应用[J]. 石油学报, 2021, 42(3): 332-340. |
[5] |
李俊乾, 卢双舫, 张鹏飞, 李文镖, 荆铁亚, 冯文俊. 页岩基质孔隙水定量表征及微观赋存机制[J]. 石油学报, 2020, 41(8): 979-990. |
[6] |
王社教, 李峰, 闫家泓, 胡俊文, 王凯鸿, 任衡泰. 油田地热资源评价方法及应用[J]. 石油学报, 2020, 41(5): 553-564. |
[7] |
曾联波, 刘国平, 朱如凯, 高志勇, 巩磊, 吕文雅. 库车前陆盆地深层致密砂岩储层构造成岩强度的定量评价方法[J]. 石油学报, 2020, 41(12): 1601-1609. |
[8] |
金强, 侯庆杰, 程付启, 王世梁, 张如才, 王飞龙. 成熟探区有效烃源岩的评价方法——以辽东湾地区为例[J]. 石油学报, 2019, 40(3): 257-267. |
[9] |
陈元千, 郭二鹏, 彭子璇, 王梦颖, 周游. 各向异性断块油藏水平井产能公式的推导[J]. 石油学报, 2017, 38(12): 1420-1424. |
[10] |
韩银学, 杨海长, 陈莹, 赵钊, 杨东升, 王龙颖, 沈怀磊, 肖曦. 深水少井区中深层岩性地层圈闭评价方法——以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恩平组白云11目标评价为例[J]. 石油学报, 2016, 37(S1): 68-78. |
[11] |
杨震, 杨锦舟, 韩来聚, 李翠. 随钻方位电磁波界面探测性能分析[J]. 石油学报, 2016, 37(7): 930-938. |
[12] |
陈元千, 唐玮. 油气田剩余可采储量、剩余可采储采比和剩余可采程度的年度评价方法[J]. 石油学报, 2016, 37(6): 796-801. |
[13] |
马天寿, 陈平, 王旭东, 郭昭学, 刘智强. 页岩气储层井周孔隙压力传递数值分析方法[J]. 石油学报, 2016, 37(5): 660-671. |
[14] |
姚振岸, 孙成禹, 石小磊, 刘牧天. 基于曲波变换和各向异性扩散滤波的联合去噪技术[J]. 石油学报, 2016, 37(4): 490-498,507. |
[15] |
白旭明, 张以明, 杜启振, 唐传章, 赵学松, 王泽丹, 袁胜辉, 张舒, 明锦. 黏弹性裂缝诱导各向异性介质地震波场传播特征——以束鹿凹陷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泥灰岩储层为例[J]. 石油学报, 2015, 36(s1): 50-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