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辉, 李伯英, 周玉辉, 张琪, 刘洪发, 王文才, 王晓龙. 基于高速非达西渗流的断溶体油藏连通性预测模型[J]. 石油学报, 2022, 43(7): 1026-1034. |
[2] |
李玉伟, 彭根博, 陈勉, 张军, 魏建光, 杨春光. CO2泡沫压裂井筒气-液-固三相流动模型[J]. 石油学报, 2022, 43(3): 386-398. |
[3] |
卢欢, 王清斌, 杜晓峰, 郭龙龙, 燕歌, 王夏斌, 刘军钊. 低渗透储层类型划分及储层敏感性主控因素——以渤海海域古近系为例[J]. 石油学报, 2019, 40(11): 1331-1345,1367. |
[4] |
操应长, 杨田, 宋明水, 王艳忠, 马奔奔, 王健, 远光辉, 葸克来. 陆相断陷湖盆低渗透碎屑岩储层特征及相对优质储层成因——以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古近系为例[J]. 石油学报, 2018, 39(7): 727-743. |
[5] |
林加恩, 何辉, 韩章英. 未出现径向流的试井典型曲线及其分析方法[J]. 石油学报, 2017, 38(5): 562-569. |
[6] |
杨戬, 李相方, 陈掌星, 田冀, 黄亮, 刘新光. 考虑稠油非牛顿性质的蒸汽吞吐产能预测模型[J]. 石油学报, 2017, 38(1): 84-90. |
[7] |
黄志龙, 马剑, 梁世君, 梁浩, 陈旋, 康积伦. 源-储分离型凝灰岩致密油藏形成机理与成藏模式[J]. 石油学报, 2016, 37(8): 975-985. |
[8] |
程敬华, 李荣西, 覃小丽, 李得路, 赵帮胜, 李佳佳, 吴小力, 王宁. 成岩相对低渗透储层砂岩岩石力学性质的控制——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天然气储层为例[J]. 石油学报, 2016, 37(10): 1256-1264. |
[9] |
汪文洋, 庞雄奇, 武鲁亚, 陈冬霞, 霍志鹏, 庞莹, 陈迪. 全球含油气盆地深层与中浅层油气藏压力分布特征[J]. 石油学报, 2015, 36(S2): 194-202. |
[10] |
窦宏恩. 讨论《启动压力梯度真的存在吗?》一文[J]. 石油学报, 2013, 34(2): 412-416. |
[11] |
王晓冬 郝明强 韩永新 . 启动压力梯度的含义与应用[J]. 石油学报, 2013, 34(1): 188-191. |
[12] |
丁 圣 钟思瑛 周方喜 高国强 刘 健 . 高邮凹陷成岩相约束下的低渗透储层物性参数测井解释模型[J]. 石油学报, 2012, 33(6): 1012-1017. |
[13] |
操应长 远光辉 王艳忠 葸克来 匡立春 王绪龙 贾希玉 宋 永. 准噶尔盆地北三台地区清水河组低渗透储层成因机制[J]. 石油学报, 2012, 33(5): 758-771. |
[14] |
姜瑞忠 李林凯 徐建春 杨仁锋 庄 煜. 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新模型及试井分析[J]. 石油学报, 2012, 33(2): 264-268. |
[15] |
郝明强;胡永乐;李凡华. 特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产量递减规律[J]. 石油学报, 2012, 33(2): 269-2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