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学报 ›› 2019, Vol. 40 ›› Issue (1): 99-107.DOI: 10.7623/syxb201901008
杨怀军1, 潘红1, 章杨1, 钟显康2
收稿日期:
2018-05-21
修回日期:
2018-10-29
出版日期:
2019-01-25
发布日期:
2019-01-29
通讯作者:
章杨,男,1987年12月生,2010年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士学位,2016年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工程师,主要从事三次采油方向研究。Email:zhangyang08@petrochina.com.cn
作者简介:
杨怀军,男,1963年2月生,2000年获石油大学(华东)学士学位,2005年获西南石油学院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三次采油首席专家,主要从事老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及理论研究。Email:yanghjun@petrochina.com.cn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601159)资助。
Yang Huaijun1, Pan Hong1, Zhang Yang1, Zhong Xiankang2
Received:
2018-05-21
Revised:
2018-10-29
Online:
2019-01-25
Published:
2019-01-29
摘要:
氧腐蚀是限制空气泡沫驱油技术应用推广的主要因素,减氧能够降低腐蚀速率。笔者利用高压腐蚀反应釜模拟工况条件,采用失重法测试了N80套管钢在不同氧含量(2%~21%)、不同压力(20~50 MPa)、不同温度(70~120℃)条件下的腐蚀速率,根据测试结果拟合建立了腐蚀速率与氧分压关系的数学模型;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征了腐蚀产物的微观形貌和成分。结果表明,空气泡沫驱过程中N80钢的腐蚀速率随空气氧含量的降低呈非线性下降,但无法将腐蚀速率控制在0.076 mm/a标准以下。温度120℃、压力50~20 MPa,N80钢标准挂片的减氧界限为0.021%~0.054%,已经达到纯氮气的标准。工况条件下不同氧含量的N80钢材腐蚀产物疏松多孔,其成分为Fe2O3、FeOOH和Fe3O4,腐蚀产物对基体金属无保护作用,工况的改变并不会显著改变腐蚀产物的形貌和成分。
中图分类号:
杨怀军, 潘红, 章杨, 钟显康. 减氧对空气泡沫驱井下管柱的缓蚀作用及减氧界限[J]. 石油学报, 2019, 40(1): 99-107.
Yang Huaijun, Pan Hong, Zhang Yang, Zhong Xiankang. Corrosion inhibition effect of deoxygenation on down-hole string of air foam flooding process and deoxygenation limit[J]. Acta Petrolei Sinica, 2019, 40(1): 99-107.
[1] YU Hongmin,YANG Baoquan,XU Guorui,et al.Air foam injection for IOR:from laboratory to field implementation in Zhongyuan oilfield China[R].SPE 113913,2008. |
[1] | 王正茂, 韩旭, 潘峰, 樊宇, 阎逸群, 周小松, 李诚. 驱油用乳液聚合物性能评价与现场试验[J]. 石油学报, 2024, 45(6): 976-987. |
[2] | 张健, 李宜强, 李先杰, 管错, 陈鑫, 梁丹. 渤海油田非连续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机理[J]. 石油学报, 2024, 45(6): 988-998. |
[3] | 石兰香, 彭栋梁, 席长丰, 冯世博, 李松岩. 丙烷与二甲醚辅助SAGD开采规律二维物理模拟实验[J]. 石油学报, 2024, 45(6): 999-1008. |
[4] | 武晓光, 龙腾达, 黄中伟, 高文龙, 李根生, 谢紫霄, 杨芮, 鲁京松, 马金亮. 页岩油多岩性交互储层径向井穿层压裂裂缝扩展特征[J]. 石油学报, 2024, 45(3): 559-573,585. |
[5] | 李博良, 李宾飞, 冀延民, 盖平原, 王建, 李兆敏, 王成建. 烟道气辅助注蒸汽开采稠油增效机理及应用[J]. 石油学报, 2024, 45(3): 574-585. |
[6] | 王凤娇, 徐贺, 刘义坤, 杜庆龙, 张栋. 压驱技术高压降吸附提高采收率机理[J]. 石油学报, 2024, 45(2): 403-411. |
[7] | 刘永革, 李果, 贾伟, 白雅洁, 侯健, Clarke M A, 徐鸿志, 赵二猛, 纪云开, 陈立涛, 郭天魁, 贺甲元, 张乐. 储层改造对Ⅰ类天然气水合物藏降压开发效果的影响规律[J]. 石油学报, 2024, 45(2): 412-426,460. |
[8] | 赵金洲, 雍锐, 胡东风, 佘朝毅, 付永强, 吴建发, 蒋廷学, 任岚, 周博, 林然. 中国深层—超深层页岩气压裂:问题、挑战与发展方向[J]. 石油学报, 2024, 45(1): 295-311. |
[9] | 杨勇. 中国碳捕集、驱油与封存技术进展及发展方向[J]. 石油学报, 2024, 45(1): 325-338. |
[10] | 杨立红, 朱超凡, 曾皓, 苏建政, 王益维, 武俊文, 陈旭东, 郭威. 油页岩自生热原位转化直井与水平井开发效果数值模拟——以鄂尔多斯盆地旬邑地区油页岩为例[J]. 石油学报, 2023, 44(8): 1333-1343. |
[11] | 鹿腾, 李兆敏, 顾子涵, 穆金峰, 丁国, 王一平, 杜华君. 超深层稠油降黏泡沫体系微观作用机理及其矿场应用[J]. 石油学报, 2023, 44(8): 1344-1355. |
[12] | 崔传智, 孙莲婷, 单高军, 杨勇, 吴义志. 多层合采油井的多措施同步优化方法[J]. 石油学报, 2023, 44(8): 1356-1364,1381. |
[13] | 王腾飞, 王亮亮, 王杰祥, 范海明, 柏宗宪, 宋伟, 陈毅. 催化空气驱技术低温氧化催化机理及油藏适应性[J]. 石油学报, 2023, 44(7): 1118-1128. |
[14] | 韩旭, 王正茂, 姜国庆, 阎逸群, 黄佳, 李思源, 周小松, 谭效党. 无碱中相复合驱体系实验[J]. 石油学报, 2023, 44(7): 1140-1150. |
[15] | 卢祥国, 何欣, 曹豹, 王晓燕, 高建崇, 刘义刚, 曹伟佳. 聚合物驱吸液剖面反转机制、应对方法及实践效果[J]. 石油学报, 2023, 44(6): 962-974.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
版权所有 © 2021 《石油学报》编辑部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街6号 (100724)
电话:62067137(收稿查询、地质勘探栏目编辑),010-62067128(期刊发行),62067139(油田开发、石油工程栏目编辑)
E-mail: syxb@cnpc.com.cn(编辑部),syxb8@cnpc.com.cn(收稿及稿件查询),syxbgeo@126.com(地质勘探栏目编辑),syxb7@cnpc.com.cn(油田开发、石油工程栏目编辑,期刊发行)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京ICP备130008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