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亮, 李勇, 李保柱. 中东地区碳酸盐岩油藏分类评价方法与注水开发对策[J]. 石油学报, 2022, 43(2): 270-280. |
[2] |
张抗, 张立勤, 刘冬梅. 近年中国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及发展建议[J]. 石油学报, 2022, 43(1): 15-28,111. |
[3] |
王兆明, 温志新, 贺正军, 宋成鹏, 刘小兵, 陈瑞银, 刘祚冬, 边海光, 石浩程. 全球凝析油资源潜力与勘探领域[J]. 石油学报, 2021, 42(12): 1556-1565. |
[4] |
毕海滨, 孟昊, 高日丽, 郑婧, 徐小林, 鞠秀娟, 牛伟, 张劲, 周明庆, 赵丽华. 页岩气未开发区单井可采储量评估方法[J]. 石油学报, 2020, 41(5): 565-573. |
[5] |
齐宁, 陈国彬, 李振亮, 梁冲, 何龙. 基于分步算法的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大尺度酸化数值模拟[J]. 石油学报, 2020, 41(3): 348-362,371. |
[6] |
王宜林, 宋新民, 王贵海, 汪华, 李兆明, 张红, 聂臻. 中东地区油气合作区快速规模上产关键技术与实践[J]. 石油学报, 2020, 41(12): 1633-1642. |
[7] |
孙科, 刘慧卿, 王腾, 张红玲, 谢建勇. 致密油藏压裂后衰竭开采单井可采储量预测新方法[J]. 石油学报, 2020, 41(10): 1238-1247. |
[8] |
邓晓娟, 李勇, 刘志良, 王琦, 刘卓涛, 于清艳. 多尺度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不确定性建模方法[J]. 石油学报, 2018, 39(9): 1051-1062. |
[9] |
毕海滨, 段晓文, 郑婧, 周明庆, 高日丽, 祁越, 梁坤, 孟昊. 致密油生产动态特征及可采储量评估方法[J]. 石油学报, 2018, 39(2): 172-179. |
[10] |
胡伟, 吕成远, 王锐, 崔茂蕾, 杨阳, 王欣. 水驱转CO2混相驱渗流机理及传质特征[J]. 石油学报, 2018, 39(2): 201-207. |
[11] |
胡绍彬, 徐庆龙, 郭玲玲, 王鹏, 刘少克. 采出液含水对生产气油比的影响规律[J]. 石油学报, 2018, 39(1): 116-121,128. |
[12] |
苏伟, 侯吉瑞, 李海波, 赵腾, 席园园.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氮气泡沫可行性及影响因素[J]. 石油学报, 2017, 38(4): 436-443. |
[13] |
吴国干, 方辉, 韩征, 胡晓春. “十二五”中国油气储量增长特点及“十三五”储量增长展望[J]. 石油学报, 2016, 37(9): 1145-1151. |
[14] |
陈元千, 唐玮. 油气田剩余可采储量、剩余可采储采比和剩余可采程度的年度评价方法[J]. 石油学报, 2016, 37(6): 796-801. |
[15] |
陈元千, 唐玮. 广义递减模型的建立及应用[J]. 石油学报, 2016, 37(11): 1410-14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