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董雪梅, 李静, 胡婷婷, 李静, 吴晨骁, 张洁, 陈亮.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二叠系风城组油气地质特征、成藏模式及上超削蚀带勘探实践[J]. 石油学报, 2023, 44(3): 420-432. |
[2] |
胡德高, 周林, 包汉勇, 刘皓天, 刘超, 孟志勇, 赵帅, 王建. 川东红星地区HY1井二叠系页岩气勘探突破及意义[J]. 石油学报, 2023, 44(2): 241-252. |
[3] |
蒋华川, 张本健, 刘四兵, 王文之, 周刚, 和源, 李堃宇, 文华国. 四川盆地广安—石柱古隆起的发现及油气地质意义[J]. 石油学报, 2023, 44(2): 270-284. |
[4] |
蒋龙, 杜玉山, 张云蛟, 王冠民, 任敏华, 程紫燕, 孟维新, 侯植耀. 牛庄洼陷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细粒沉积岩纹层状亮晶方解石脉的发育机理与模式[J]. 石油学报, 2023, 44(10): 1637-1649. |
[5] |
何文渊, 蒙启安, 白雪峰, 王显东, 王有智, 谭万仓. 川东北地区二叠系—三叠系多期台缘演化规律及勘探方向[J]. 石油学报, 2022, 43(9): 1201-1212,1235. |
[6] |
郭晖, 纪宝强, 杨森, 王然, 张顺存, 李佳思, 张生银, 邹妞妞, 史基安. 准噶尔盆地环玛湖凹陷二叠系砂砾岩储层沸石类胶结物的形成及石油地质意义[J]. 石油学报, 2022, 43(3): 341-354. |
[7] |
支东明, 李建忠, 张伟, 王晓辉, 马强, 刘俊田, 杨帆.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双吉构造带井井子沟组勘探突破及意义[J]. 石油学报, 2022, 43(10): 1383-1394. |
[8] |
窦立荣, 程顶胜, 於拥军, 郑永林, 杨仓, Green F. Paul. 据磷灰石裂变径迹和镜质体反射率重建苏丹Muglad盆地北部的构造-热演化历史[J]. 石油学报, 2021, 42(8): 986-1002,1080. |
[9] |
马安来, 金之钧, 晏继发, 米敬奎, 李杰豪. 煤中金刚烷的分布与演化[J]. 石油学报, 2020, 41(7): 796-808. |
[10] |
郭小文, 陈家旭, 袁圣强, 何生, 赵建新. 含油气盆地激光原位方解石U-Pb年龄对油气成藏年代的约束——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为例[J]. 石油学报, 2020, 41(3): 284-291. |
[11] |
王秀平, 牟传龙, 肖朝晖, 郑斌嵩, 陈尧, 王启宇, 刘惟庆. 湖北鹤峰地区二叠系大隆组黑色岩系成因——来自鹤地1井的元素地球化学证据[J]. 石油学报, 2018, 39(12): 1355-1369. |
[12] |
胡志伟, 徐长贵, 杨波, 黄志, 宿雯. 渤海海域蓬莱9-1油田花岗岩潜山储层成因机制及石油地质意义[J]. 石油学报, 2017, 38(3): 274-285. |
[13] |
蒋裕强, 谷一凡, 刘菲, 刘冬玺, 陈卫东, 廖义沙, 张文济, 蒋婵. 川东忠县—鱼池地区二叠系—三叠系海槽相、台缘相的发现及勘探意义[J]. 石油学报, 2017, 38(12): 1343-1355. |
[14] |
秦华, 范小军, 刘明, 郝景宇, 梁波. 焦石坝地区龙马溪组页岩解吸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J]. 石油学报, 2016, 37(7): 846-854. |
[15] |
郭沫贞, 寿建峰, 徐洋, 郭华军, 邹志文, 韩守华. 准噶尔盆地中拐-西北缘地区二叠系沸石胶结物分布与控制因素[J]. 石油学报, 2016, 37(6): 695-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