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立宏, 陈长伟, 杨飞, 李宏军, 刘国全, 崔宇, 吴雪松, 石倩茹, 徐雯婧, 董文韬. 陆相断陷盆地深凹区致密油气成藏模式与勘探实践——以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为例[J]. 石油学报, 2024, 45(5): 755-770. |
[2] |
李志军, 马学峰, 罗强, 肖阳, 王权, 庞秋菊, 吴小梅, 邵彦蕊, 金娟娟, 钟雪梅, 宋军美. 渤海湾盆地保定凹陷早熟低熟油特征及成烃机制[J]. 石油学报, 2024, 45(3): 500-516. |
[3] |
孙立东, 周翔, 杨亮, 张莹, 李广伟, 李国政, 许金双. 松辽盆地莺山地区深层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藏模式[J]. 石油学报, 2023, 44(2): 285-298. |
[4] |
周立宏, 陈长伟, 崔宇, 杨飞, 刘国全, 李宏军, 邹磊落, 王文庆, 周凤春.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油气勘探新领域、新类型及资源潜力[J]. 石油学报, 2023, 44(12): 2160-2178. |
[5] |
彭光荣, 郭婧, 姜福杰, 姜大朋, 吴宇琦, 陈兆明, 宋泽章, 高中亮, 张宇琦. 珠江口盆地开平凹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对比[J]. 石油学报, 2023, 44(10): 1624-1636. |
[6] |
赵贤正, 蒲秀刚, 金凤鸣, 陈长伟, 时战楠, 柴公权, 韩文中, 姜文亚, 官全胜, 张伟, 解德录, 董姜畅. 黄骅坳陷页岩型页岩油富集规律及勘探有利区[J]. 石油学报, 2023, 44(1): 158-175. |
[7] |
吴鲜, 李丹, 韩俊, 朱秀香, 黄诚, 曹自成, 常健, 刘雨晨. 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北部地区超深层现今地温场特征[J]. 石油学报, 2022, 43(1): 29-40. |
[8] |
白莹, 李建忠, 刘伟, 徐兆辉, 徐旺林, 李欣, Abitkazy Taskyn. 塔里木盆地西北部下寒武统白云岩特征及多重白云石化模式[J]. 石油学报, 2021, 42(9): 1174-1191. |
[9] |
国建英, 周立宏, 李剑, 楼达, 齐雪宁, 蒲秀刚, 付立新, 陈大伟, 李志生, 郝爱胜, 谢增业, 李宏军, 姜文亚, 冯建园. 黄骅坳陷乌马营潜山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差异聚集[J]. 石油学报, 2021, 42(8): 1039-1052. |
[10] |
赵贤正, 蒲秀刚, 周立宏, 金凤鸣, 韩国猛, 时战楠, 韩文中, 丁娱娇, 张伟, 王国娜, 刘学伟, 汪虎. 深盆湖相区页岩油富集理论、勘探技术及前景——以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古近系为例[J]. 石油学报, 2021, 42(2): 143-162. |
[11] |
赵贤正, 李宏军, 付立新, 崔宇, 韩国猛, 楼达, 蒲秀刚, 刘国全, 姜文亚, 董雄英, 邹磊落.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古生界煤成凝析气藏特征、主控因素与发育模式[J]. 石油学报, 2021, 42(12): 1592-1604. |
[12] |
林鹤鸣, 张青林, 张向涛, 邵磊, 郑金云. 南海北部潮汕坳陷MZ-1井硅质岩放射虫组合、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古地理意义[J]. 石油学报, 2019, 40(s1): 188-196. |
[13] |
刘刚, 卫延召, 陈棡, 贾开富, 龚德瑜, 王峰, 孙靖, 朱峰, 麻伟娇. 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白垩系次生油气藏形成机制及分布特征[J]. 石油学报, 2019, 40(8): 914-927. |
[14] |
肖富森, 黄东, 张本健, 唐大海, 冉崎, 唐青松, 尹宏. 四川盆地侏罗系沙溪庙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J]. 石油学报, 2019, 40(5): 568-576,586. |
[15] |
蒲秀刚, 赵贤正, 李勇, 陈蓉, 周立宏, 颜照坤, 肖敦清. 黄骅坳陷新近系古河道恢复及油气地质意义[J]. 石油学报, 2018, 39(2): 163-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