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卢梦蝶, 李贤庆, 米敬奎, 翟佳, 罗东旭. 典型低熟页岩原位加热产油气特征模拟[J]. 石油学报, 2023, 44(5): 765-777. |
[2] |
李玉伟, 彭根博, 陈勉, 张军, 魏建光, 杨春光. CO2泡沫压裂井筒气-液-固三相流动模型[J]. 石油学报, 2022, 43(3): 386-398. |
[3] |
李勇, 纪宏飞, 邢鹏举, 苏义脑, 刘硕琼, 魏风奇. 气井井筒温度场及温度应力场的理论解[J]. 石油学报, 2021, 42(1): 84-94. |
[4] |
郭小文, 陈家旭, 袁圣强, 何生, 赵建新. 含油气盆地激光原位方解石U-Pb年龄对油气成藏年代的约束——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为例[J]. 石油学报, 2020, 41(3): 284-291. |
[5] |
王黎松, 高宝奎, 胡天祥, 马超, 王捷力. 考虑材料非线性的环空增压预测模型[J]. 石油学报, 2020, 41(2): 235-243. |
[6] |
林日亿, 李端, 王新伟, 杨正大, 张立强. 水平井配汽三维物理模拟实验[J]. 石油学报, 2020, 41(12): 1649-1656. |
[7] |
林元华, 李瑞云, 邓宽海, 郭长永, 刘婉颖, 黄坤. 玻璃钢动态结垢机理和评价方法[J]. 石油学报, 2019, 40(9): 1116-1124. |
[8] |
畅元江, 王健, 李家仪, 聂振宇, 张伟国, 许亮斌, 刘秀全, 陈国明. 考虑温度影响的水下井口疲劳损伤计算方法[J]. 石油学报, 2019, 40(4): 482-492. |
[9] |
丁丽, 张加胜, 蔺爱国. 集肤效应电伴热系统的建模与控制策略[J]. 石油学报, 2018, 39(7): 837-844. |
[10] |
徐加放, 丁廷稷, 张瑞, 张振越, 顾甜甜, 程远方, 王志远. 水基钻井液低温流变性调控用温敏聚合物研制及性能评价[J]. 石油学报, 2018, 39(5): 597-603. |
[11] |
李文, 何生, 张柏桥, 何治亮, 陈曼霏, 张殿伟, 李天义, 高键. 焦石坝背斜西缘龙马溪组页岩复合脉体中流体包裹体的古温度及古压力特征[J]. 石油学报, 2018, 39(4): 402-415. |
[12] |
魏纳, 孙万通, 孟英峰, 周守为, 付强, 郭平, 李清平.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藏钻探环空相态特性[J]. 石油学报, 2017, 38(6): 710-720. |
[13] |
房倩, 徐怀民, 周勇水, 彭君, 辛艳朋, 尹楠鑫. 砂岩油藏油-气-水不混溶包裹体特征及成因[J]. 石油学报, 2016, 37(1): 73-79. |
[14] |
郭建春, 曾冀, 张然, 周长林. 井筒注二氧化碳双重非稳态耦合模型[J]. 石油学报, 2015, 36(8): 976-982. |
[15] |
张波, 管志川, 张琦. 深水油气井开采过程环空压力预测与分析[J]. 石油学报, 2015, 36(8): 1012-1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