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云露, 何希鹏, 花彩霞, 昝灵. 苏北盆地溱潼凹陷古近系陆相页岩油成藏地质特征及资源潜力[J]. 石油学报, 2023, 44(1): 176-187. |
[2] |
窦立荣, 程顶胜, 於拥军, 郑永林, 杨仓, Green F. Paul. 据磷灰石裂变径迹和镜质体反射率重建苏丹Muglad盆地北部的构造-热演化历史[J]. 石油学报, 2021, 42(8): 986-1002,1080. |
[3] |
鲁雪松, 柳少波, 田华, 马行陟, 于志超, 范俊佳, 桂丽黎, 刘强. 深层背斜圈闭中泥岩盖层完整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以四川盆地川中地区震旦系气藏为例[J]. 石油学报, 2021, 42(4): 415-427. |
[4] |
张光亚, 温志新, 刘小兵, 黄彤飞, 王兆明, 于炳松, 童晓光, 李曰俊, 辛仁臣, 陈汉林, 马锋, 刘红, 罗贝维. 全球原型盆地演化与油气分布[J]. 石油学报, 2020, 41(12): 1538-1554. |
[5] |
胡圣标, 龙祖烈, 朱俊章, 胡迪, 黄玉平, 史玉玲, 胡杰. 珠江口盆地地温场特征及构造-热演化[J]. 石油学报, 2019, 40(s1): 178-187. |
[6] |
张江涛, 吴奎, 王冰洁, 何京, 康琳. 渤海海域辽西凸起北段新生代构造演化的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J]. 石油学报, 2018, 39(11): 1262-1271. |
[7] |
李勇, 颜照坤, 李洪香, 刘子藏, 官全胜. 断坳叠置湖盆岩相古地理研究方法——以沧东凹陷为例[J]. 石油学报, 2016, 37(S2): 39-55. |
[8] |
白冰, 王清斌, 赵国祥, 刘晓健. 蓬莱9-1构造新生代构造演化: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J]. 石油学报, 2015, 36(9): 1098-1107. |
[9] |
李皎, 何登发, 梅庆华. 四川盆地及邻区奥陶纪构造-沉积环境与原型盆地演化[J]. 石油学报, 2015, 36(4): 427-445. |
[10] |
李英强, 何登发. 四川盆地及邻区早侏罗世构造-沉积环境与原型盆地演化[J]. 石油学报, 2014, 35(2): 219-232. |
[11] |
陈 刚 丁 超 徐黎明 章辉若 李 楠 李 岩 胡延旭. 多期次油气成藏流体包裹体间接定年--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二叠系油气藏为例[J]. 石油学报, 2012, 33(6): 1003-1011. |
[12] |
李天义 何 生 何治亮 沃玉进 周 雁 王芙蓉 杨兴业. 中扬子地区当阳复向斜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抬升和热史重建[J]. 石油学报, 2012, 33(2): 213-224. |
[13] |
宋 宁;王铁冠 陈莉琼 辛仁臣. 苏北盆地上白垩统泰州组油气成藏期综合分析[J]. 石油学报, 2010, 31(2): 180-186. |
[14] |
李双建, 周雁, 肖开华, 沃玉进, 汪新伟, 刘全有. 四川盆地东南缘习水吼滩志留系古油藏特征[J]. 石油学报, 2009, 30(6): 849-855. |
[15] |
王振兰, 王金铎, 季建清, 韩文功, 于建国, 张新钰. 鲁西隆起与济阳坳陷箕状断陷形成时代研究[J]. 石油学报, 2008, 29(2): 206-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