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鲁雪松, 桂丽黎, 汪泽成, 柳少波, 刘强, 范俊佳, 陈玮岩, 马行陟, 姜华, 付小东, 李文正, 钟源, 李堃宇, 谢武仁. 四川盆地中部走滑断裂活动时间与控藏作用——来自断裂带胶结物U-Pb定年和流体包裹体的证据[J]. 石油学报, 2024, 45(4): 642-658. |
[2] |
武晓光, 龙腾达, 黄中伟, 高文龙, 李根生, 谢紫霄, 杨芮, 鲁京松, 马金亮. 页岩油多岩性交互储层径向井穿层压裂裂缝扩展特征[J]. 石油学报, 2024, 45(3): 559-573,585. |
[3] |
杨德彬, 何新明, 张恒, 汪彦, 刘遥, 王明. 塔河油田主体区奥陶系表层岩溶带智能识别及缝洞发育规律[J]. 石油学报, 2024, 45(2): 374-389,411. |
[4] |
刘永革, 李果, 贾伟, 白雅洁, 侯健, Clarke M A, 徐鸿志, 赵二猛, 纪云开, 陈立涛, 郭天魁, 贺甲元, 张乐. 储层改造对Ⅰ类天然气水合物藏降压开发效果的影响规律[J]. 石油学报, 2024, 45(2): 412-426,460. |
[5] |
谭茂金, 武宏亮, 王思宇, 杜广慧, 白洋, 王谦. 中国海相页岩气测井评价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J]. 石油学报, 2024, 45(1): 241-260. |
[6] |
赵金洲, 雍锐, 胡东风, 佘朝毅, 付永强, 吴建发, 蒋廷学, 任岚, 周博, 林然. 中国深层—超深层页岩气压裂:问题、挑战与发展方向[J]. 石油学报, 2024, 45(1): 295-311. |
[7] |
郭秋麟, 黄少英, 卢玉红, 王建, 吴晓智, 陈宁生.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下古生界油气系统模拟及资源分布预测[J]. 石油学报, 2023, 44(9): 1459-1471. |
[8] |
贾承造, 张荣虎, 魏国齐, 王珂, 余朝丰, 曾庆鲁, 司学强. 天山陆内冲断带构造动力控储效应与超深层规模储层[J]. 石油学报, 2023, 44(8): 1191-1205. |
[9] |
夏钦禹, 马新华, 郭振华, 李文, 江林, 张林, 李新豫, 刘曦翔, 罗瑞兰, 闫海军, 刘钰洋, 阳成. 川中高石梯区块灯影组四段古岩溶带及内部储层分布特征[J]. 石油学报, 2023, 44(8): 1299-1312,1332. |
[10] |
崔传智, 孙莲婷, 单高军, 杨勇, 吴义志. 多层合采油井的多措施同步优化方法[J]. 石油学报, 2023, 44(8): 1356-1364,1381. |
[11] |
殷树军, 文政, 金雪英, 闫伟林, 王春燕, 师江波, 夏文豪, 李金奉, 聂妮, 郑盛敦. 泥灰岩非常规储层特征及测井表征方法——以四川盆地合川—潼南地区茅口组一段为例[J]. 石油学报, 2023, 44(7): 1105-1117. |
[12] |
高永海, 尹法领, 张党生, 孙小辉, 赵欣欣, 陈野, 孙宝江. 水合物储层水平井钻井井筒-储层耦合模型与井壁稳定性分析[J]. 石油学报, 2023, 44(7): 1151-1166. |
[13] |
陈利新, 贾承造, 姜振学, 苏洲, 杨美纯, 杨博, 邱晨.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碳酸盐岩富油模式与主控因素[J]. 石油学报, 2023, 44(6): 948-961. |
[14] |
孔悦, 高晓鹏, 石开波, 刘波, 姜伟民, 于进鑫, 何卿, 吴淳. 塔北地区奥陶系鹰山组斑状白云岩成因及储层意义[J]. 石油学报, 2023, 44(4): 598-611. |
[15] |
王飞, 周彤, 许佳鑫, 管晶晶, 索杰林, 张士诚, 廖凯, 邹雨时. 考虑支撑剂运移的压裂停泵压降模型[J]. 石油学报, 2023, 44(4): 647-6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