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徐长贵, 周家雄, 杨海风, 叶涛. 渤海海域油气勘探新领域、新类型及资源潜力[J]. 石油学报, 2024, 45(1): 163-182. |
[2] |
薛永安, 杨海风, 徐春强, 王利良, 高雁飞, 谢祥. 渤海湾盆地垦利6-1亿吨级岩性油田成藏条件及勘探关键技[J]. 石油学报, 2022, 43(2): 307-324. |
[3] |
邹玮, 余一欣, 刘金水, 蒋一鸣, 唐贤君, 陈石, 余浪.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发育主控因素及宁波背斜形成过程[J]. 石油学报, 2021, 42(2): 176-185. |
[4] |
薛永安, 王德英, 王飞龙, 汤国民. 渤海海域凝析油气藏、轻质油藏形成条件与勘探潜力[J]. 石油学报, 2021, 42(12): 1581-1591. |
[5] |
庞小军, 牛成民, 杜晓峰, 王清斌, 代黎明. 渤海海域石臼坨凸起东北缘沙河街组一段+二段砂砾岩储层差异定量表征[J]. 石油学报, 2020, 41(9): 1073-1088. |
[6] |
王彤, 朱筱敏, 张自力, 刘宇, 郭诚, 李卓. 莱州湾凹陷北洼沙河街组三段砂岩储层孔隙定量演化模式[J]. 石油学报, 2020, 41(6): 671-690. |
[7] |
卞青, 陈琰, 张国卿, 刘润超, 王振东, 郭召杰. 柴达木盆地膏盐层岩石物理特征及其对构造变形的影响[J]. 石油学报, 2020, 41(2): 197-204. |
[8] |
薛永安, 牛成民, 王德英, 杨传超, 柳永军, 张宏国, 王粤川. 渤海海域浅层油气运移新认识与勘探新进展[J]. 石油学报, 2019, 40(S2): 29-37. |
[9] |
燕歌, 王广源, 许杰, 王飞龙, 高科超, 卢欢, 陈容涛. 渤海海域蓬莱19-3油田原油生物降解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J]. 石油学报, 2019, 40(S2): 46-56. |
[10] |
冯冲, 王清斌, 谭忠健, 代黎明, 刘晓健, 赵梦. 富火山碎屑地层复杂岩性测井分类与识别——以KL16油田为例[J]. 石油学报, 2019, 40(S2): 91-101. |
[11] |
梁建设, 黄兴文, 蔡文杰, 王颖, 陈亮, 张义娜. 墨西哥Burgos盆地Perdido构造带Wilcox组源-汇体系及勘探前景[J]. 石油学报, 2019, 40(12): 1439-1450. |
[12] |
卢欢, 王清斌, 杜晓峰, 郭龙龙, 燕歌, 王夏斌, 刘军钊. 低渗透储层类型划分及储层敏感性主控因素——以渤海海域古近系为例[J]. 石油学报, 2019, 40(11): 1331-1345,1367. |
[13] |
薛永安. 渤海海域油气运移“汇聚脊”模式及其对新近系油气成藏的控制[J]. 石油学报, 2018, 39(9): 963-970,1005. |
[14] |
胡志伟, 徐长贵, 杨波, 黄志, 宿雯. 渤海海域蓬莱9-1油田花岗岩潜山储层成因机制及石油地质意义[J]. 石油学报, 2017, 38(3): 274-285. |
[15] |
叶涛, 韦阿娟, 祝春荣, 王粤川, 高坤顺, 曾金昌. 渤海海域基底“改造型火山机构”特征及油气成藏意义[J]. 石油学报, 2016, 37(11): 1370-1380,14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