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立东, 周翔, 杨亮, 张莹, 李广伟, 李国政, 许金双. 松辽盆地莺山地区深层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藏模式[J]. 石油学报, 2023, 44(2): 285-298. |
[2] |
吴小奇, 周凌方, 赵姗姗, 钱一雄, 王彦青, 杨俊, 王东. 四川盆地阆中地区灯影组储层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J]. 石油学报, 2022, 43(4): 483-493. |
[3] |
党伟, 张金川, 聂海宽, 王凤琴, 唐玄, 蒋恕, 魏晓亮, 刘秋波, 李沛, 李菲, 孙江涛. 页岩油微观赋存特征及其主控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延长组7段3亚段陆相页岩为例[J]. 石油学报, 2022, 43(4): 507-523. |
[4] |
国建英, 周立宏, 李剑, 楼达, 齐雪宁, 蒲秀刚, 付立新, 陈大伟, 李志生, 郝爱胜, 谢增业, 李宏军, 姜文亚, 冯建园. 黄骅坳陷乌马营潜山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差异聚集[J]. 石油学报, 2021, 42(8): 1039-1052. |
[5] |
张世铭, 王建功, 张永庶, 张小军, 张婷静, 崔俊.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下干柴沟组湖相白云岩晶间孔型储层物性下限的确定[J]. 石油学报, 2021, 42(1): 45-55,118. |
[6] |
何媛媛, 张斌, 桂丽黎, 张国卿, 袁莉. 从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看致密油聚集机制——以柴达木盆地西部扎哈泉油藏为例[J]. 石油学报, 2020, 41(9): 1060-1072. |
[7] |
王建功, 张永庶, 李翔, 徐丽, 石亚军, 黄叶秋, 王玉林, 管斌, 张世铭, 高妍芳. 柴达木盆地西部渐新统纹理石沉积特征与原位成藏[J]. 石油学报, 2020, 41(8): 940-959. |
[8] |
田继先, 李剑, 曾旭, 孔骅, 沙威, 郭泽清, 张静, 付艳双. 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原油裂解气的发现及成藏模式[J]. 石油学报, 2020, 41(2): 154-162,255. |
[9] |
黄成刚, 张小军, 胡贵, 刘应如, 张希文, 张国辉, 李红哲, 吴梁宇. 高原咸化湖盆基底储层特征与成藏主控因素——以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为例[J]. 石油学报, 2020, 41(2): 179-196. |
[10] |
卞青, 陈琰, 张国卿, 刘润超, 王振东, 郭召杰. 柴达木盆地膏盐层岩石物理特征及其对构造变形的影响[J]. 石油学报, 2020, 41(2): 197-204. |
[11] |
刘池洋, 付锁堂, 张道伟, 陈琰, 黄雷, 石亚军. 柴达木盆地巨型油气富集区的确定及勘探成效——改造型盆地原盆控源、改造控藏之范例[J]. 石油学报, 2020, 41(12): 1527-1537. |
[12] |
燕歌, 王广源, 许杰, 王飞龙, 高科超, 卢欢, 陈容涛. 渤海海域蓬莱19-3油田原油生物降解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J]. 石油学报, 2019, 40(S2): 46-56. |
[13] |
罗胜元, 陈孝红, 刘安, 李海, 孙冲. 中扬子宜昌地区下寒武统水井沱组页岩现场解吸气特征及地质意义[J]. 石油学报, 2019, 40(8): 941-955. |
[14] |
宫清顺, 刘占国, 宋光永, 夏志远, 柳金城, 管斌, 范卫光. 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冲积扇厚层砂砾岩储集层内部隔夹层[J]. 石油学报, 2019, 40(2): 152-164. |
[15] |
马达德, 陈琰, 夏晓敏, 魏学斌, 吴颜雄, 袁莉, 何柳. 英东油田成藏条件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J]. 石油学报, 2019, 40(1): 115-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