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熊钰, 郭美娟, 王羚鸿, 吴道铭, 陈美华, 李明秋, 邓波, 张芮, 路俊刚, 曾德铭. 四川盆地侏罗系大安寨段页岩油特征及可动性评价[J]. 石油学报, 2024, 45(5): 817-843. |
[2] |
魏国齐, 郑雅丽, 邱小松, 孙军昌, 石磊, 赖欣. 中国地下储气库地质理论与应用[J]. 石油学报, 2019, 40(12): 1519-1530. |
[3] |
赵跃军, 宋考平, 范广娟, 皮彦夫, 刘丽. 酯类化合物降低原油与二氧化碳体系最小混相压力实验[J]. 石油学报, 2017, 38(9): 1066-1072. |
[4] |
王珂, 张惠良, 张荣虎, 戴俊生, 王俊鹏, 赵力彬. 塔里木盆地克深2气田储层构造裂缝多方法综合评价[J]. 石油学报, 2015, 36(6): 673-687. |
[5] |
于本福, 闫相祯, 杨恒林, 许志倩, 杨秀娟, 冯耀荣. 凸集模型非概率可靠性在储气库不活动断层滑移评估中的应用[J]. 石油学报, 2014, 35(3): 577-583. |
[6] |
张东晓, 杨婷云. 页岩气开发综述[J]. 石油学报, 2013, 34(4): 792-801. |
[7] |
王保辉 闫相祯 杨秀娟 冯耀荣. 含水层型地下储气库天然气动态运移规律[J]. 石油学报, 2012, 33(2): 327-331. |
[8] |
史集建 吕延防 付 广 李丽丽.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盖层封气能力综合定量评价[J]. 石油学报, 2011, 32(3): 424-431. |
[9] |
李琪, 常笃, 徐英卓, 唐继平, 梁红军. 基于知识集成的石油钻井风险管理系统研究[J]. 石油学报, 2009, 30(5): 755-759. |
[10] |
宋子齐, 唐长久, 刘晓娟, 庞振宇, 王瑞飞. 利用岩石物理相“甜点”筛选特低渗透储层含油有利区[J]. 石油学报, 2008, 29(5): 711-716. |
[11] |
田中兰, 夏柏如, 申瑞臣, 路立君, 袁光杰. 采卤盐矿老溶腔改建为地下储气库工程技术研究[J]. 石油学报, 2007, 28(5): 142-145. |
[12] |
林波, 蒲万芬, 赵金洲, 刁素, 宋丹, 张晶, 周明. 利用就地CO2技术提高原油采收率[J]. 石油学报, 2007, 28(2): 98-101. |
[13] |
王才志, 石广仁, 张丽君. 基于极快速模拟退火算法的地层横波各向异性反演[J]. 石油学报, 2007, 28(1): 67-72. |
[14] |
郭万奎, 石成方, 万新德, 李蔚, 石梅.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后微生物调剖先导性现场试验研究[J]. 石油学报, 2006, 27(S1): 86-90. |
[15] |
朱红, 夏建华, 孙正贵, 张健, 张永明, 王芳辉. 纳米二氧化硅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研究[J]. 石油学报, 2006, 27(6): 96-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