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正茂, 韩旭, 潘峰, 樊宇, 阎逸群, 周小松, 李诚. 驱油用乳液聚合物性能评价与现场试验[J]. 石油学报, 2024, 45(6): 976-987. |
[2] |
张春雨, 陈世加, 朱星丞, 李勇, 刘广林, 李耀庭, 张洋洋, 顾天甫. 源-储间隔夹层的分类、特征及其对陆相致密储层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J]. 石油学报, 2024, 45(2): 358-373. |
[3] |
卢祥国, 何欣, 曹豹, 王晓燕, 高建崇, 刘义刚, 曹伟佳. 聚合物驱吸液剖面反转机制、应对方法及实践效果[J]. 石油学报, 2023, 44(6): 962-974. |
[4] |
季岩峰, 杨勇, 曹绪龙, 张世明, 曹小朋, 元福卿. 微胶囊乳液型聚合物驱油剂研制与评价[J]. 石油学报, 2023, 44(6): 975-982. |
[5] |
王千, 杨胜来, 拜杰, 钱坤, 李佳峻. 非均质多层储层中CO2驱替方式对驱油效果及储层伤害的影响[J]. 石油学报, 2020, 41(7): 875-884,902. |
[6] |
王安民, 曹代勇, 聂敬, 秦荣芳. 巨厚煤储层孔隙结构的垂向非均质性特征——以青海聚乎更矿区为例[J]. 石油学报, 2020, 41(6): 691-701. |
[7] |
罗晓容, 张立强, 张立宽, 雷裕红, 程明, 施辉, 曹斌风. 碎屑岩输导层非均质性与油气运聚成藏[J]. 石油学报, 2020, 41(3): 253-272. |
[8] |
高凤琳, 宋岩, 梁志凯, 李卓, 原园, 张瀛涵, 陈磊, 郭望. 陆相页岩有机质孔隙发育特征及成因——以松辽盆地长岭断陷沙河子组页岩为例[J]. 石油学报, 2019, 40(9): 1030-1044. |
[9] |
朱焱, 高文彬, 李瑞升, 李宜强, 袁靖舒, 孔德彬, 刘吉雨, 岳增存. 变流度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作用规律及应用效果[J]. 石油学报, 2018, 39(2): 189-200,246. |
[10] |
罗伟, 林永茂, 李海涛, 蒋祖军, 伍强, 陶正武. 非均质底水油藏水平井ICD完井优化设计[J]. 石油学报, 2017, 38(10): 1200-1209. |
[11] |
马中良, 郑伦举, 徐旭辉, 鲍芳, 余晓露. 富有机质页岩有机孔隙形成与演化的热模拟实验[J]. 石油学报, 2017, 38(1): 23-30. |
[12] |
罗晓容, 王忠楠, 雷裕红, 胡才志, 王香增, 张丽霞, 贺永红, 张立宽, 程明. 特超低渗砂岩油藏储层非均质性特征与成藏模式——以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延长组下组合为例[J]. 石油学报, 2016, 37(S1): 87-98. |
[13] |
谭锋奇, 许长福, 王晓光, 陈玉琨, 程宏杰, 张记刚, 彭寿昌. 砾岩油藏水驱与聚合物驱微观渗流机理差异[J]. 石油学报, 2016, 37(11): 1414-1427. |
[14] |
卢双舫, 薛海涛, 王民, 肖佃师, 黄文彪, 李俊乾, 谢柳娟, 田善思, 王森, 李吉君, 王伟明, 陈方文, 李文浩, 薛庆忠, 刘学峰. 页岩油评价中的若干关键问题及研究趋势[J]. 石油学报, 2016, 37(10): 1309-1322. |
[15] |
杨菲, 郭拥军, 张新民, 罗平亚. 聚驱后缔合聚合物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技术[J]. 石油学报, 2014, 35(5): 908-9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