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博良, 李宾飞, 冀延民, 盖平原, 王建, 李兆敏, 王成建. 烟道气辅助注蒸汽开采稠油增效机理及应用[J]. 石油学报, 2024, 45(3): 574-585. |
[2] |
鹿腾, 李兆敏, 顾子涵, 穆金峰, 丁国, 王一平, 杜华君. 超深层稠油降黏泡沫体系微观作用机理及其矿场应用[J]. 石油学报, 2023, 44(8): 1344-1355. |
[3] |
陈刚强, 张磊, 王东勇, 马万云, 牛志杰, 邹贤利. 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地区稀油—稠油—油砂—沥青立体成藏(成矿)模式[J]. 石油学报, 2023, 44(7): 1072-1084. |
[4] |
关文龙, 蒋有伟, 郭二鹏, 王伯军. “双碳”目标背景下的稠油开发对策[J]. 石油学报, 2023, 44(5): 826-840. |
[5] |
孙焕泉, 刘慧卿, 王海涛, 束青林, 吴光焕, 杨元亮. 中国稠油热采开发技术与发展方向[J]. 石油学报, 2022, 43(11): 1664-1674. |
[6] |
李晓光. 辽河坳陷欢喜岭油田稠油成藏条件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J]. 石油学报, 2021, 42(4): 541-560. |
[7] |
张胜飞, 孙新革, 苟燕, 张忠义, 王红庄, 周晓义, 解阳波, 吕柏林. 流量控制器在SAGD技术中的应用现状及思考[J]. 石油学报, 2021, 42(10): 1395-1404. |
[8] |
徐秀芬, 李泓霏, 刘国豪. 加气站压缩机组效率计算新方法[J]. 石油学报, 2020, 41(8): 1019-1024. |
[9] |
崔传智, 郑文乾, 祝仰文, 元福卿, 吴忠维, 隋迎飞. 蒸汽吞吐后转降黏化学驱加密井井位优化方法[J]. 石油学报, 2020, 41(12): 1643-1648,1656. |
[10] |
燕歌, 王广源, 许杰, 王飞龙, 高科超, 卢欢, 陈容涛. 渤海海域蓬莱19-3油田原油生物降解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J]. 石油学报, 2019, 40(S2): 46-56. |
[11] |
王正茂, 廖广志, 蒲万芬, 唐君实, 王红庄, 江航. 注空气开发中地层原油氧化反应特征[J]. 石油学报, 2018, 39(3): 314-319. |
[12] |
关文龙, 张霞林, 席长丰, 王晓春, 杨凤祥, 施小荣, 李秋. 稠油老区直井火驱驱替特征与井网模式选择[J]. 石油学报, 2017, 38(8): 935-946,972. |
[13] |
赵欣, 姜波, 张尚锟, 刘杰刚, 段飘飘, 徐强.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三区块煤层气井产能主控因素及开发策略[J]. 石油学报, 2017, 38(11): 1310-1319. |
[14] |
檀朝东, 项勇, 赵昕铭, 王辉萍, 高丽洁. 基于大数据的油气集输系统生产能耗时序预测模型[J]. 石油学报, 2016, 37(S2): 158-164. |
[15] |
徐长贵, 王冰洁, 王飞龙, 宛良伟, 张如才. 辽东湾坳陷新近系特稠油成藏模式与成藏过程——以旅大5-2北油田为例[J]. 石油学报, 2016, 37(5): 599-6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