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清华. 塔北西部喀拉玉尔衮构造带上寒武统下丘里塔格组油气勘探突破及意义[J]. 石油学报, 2024, 45(4): 615-628. |
[2] |
高阳东, 刘军, 彭光荣, 陈林, 王梓颐, 史玉玲. 珠江口盆地油气勘探新领域及资源潜力[J]. 石油学报, 2024, 45(1): 183-201. |
[3] |
高阳东, 彭光荣, 陈兆明, 姜大朋, 马宁, 李潇, 吕华星, 高中亮. 珠江口盆地开平凹陷深水古近系勘探重大发现及意义[J]. 石油学报, 2023, 44(7): 1029-1040. |
[4] |
陈利新, 贾承造, 姜振学, 苏洲, 杨美纯, 杨博, 邱晨.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碳酸盐岩富油模式与主控因素[J]. 石油学报, 2023, 44(6): 948-961. |
[5] |
户昶昊, 郭强, 韩宏伟, 张斌, 王建飞, 庚琪, 尹宜鹏. 辽河坳陷东部凹陷桃园地区沙河街组岩性油气藏勘探突破及意义[J]. 石油学报, 2023, 44(3): 447-457. |
[6] |
彭光荣, 郭婧, 姜福杰, 姜大朋, 吴宇琦, 陈兆明, 宋泽章, 高中亮, 张宇琦. 珠江口盆地开平凹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对比[J]. 石油学报, 2023, 44(10): 1624-1636. |
[7] |
冯许魁, 何文渊, 胡少华, 常德双, 党虎强, 庞彦明, 周赏, 李凯, 柯钦, 沈亚, 郭波, 安鹏, 刘剑伦, 刘冬民, 潘良云. 构造脊控藏模式及勘探实例[J]. 石油学报, 2022, 43(8): 1065-1077. |
[8] |
蒋有录, 苏圣民, 赵凯. 油源断层输导能力与非生烃层系油气富集的关系——以渤海湾盆地埕岛地区为例[J]. 石油学报, 2022, 43(8): 1122-1131,1184. |
[9] |
李文科, 吴小洲, 王君, 陈胜, 刘哲. 南堡1号构造带新生代断层与火成岩发育特征及其联合控藏作用[J]. 石油学报, 2022, 43(7): 957-968. |
[10] |
宋闯, 张晓诚, 谢涛, 霍宏博, 王文. 渤海“三高”气井环空早期圈闭压力预测[J]. 石油学报, 2022, 43(5): 694-707. |
[11] |
王利良, 牛成民, 杨海风, 高雁飞, 赵弟江. 渤海湾盆地莱北低凸起明化镇组下段河道类型演化及其油气地质意义[J]. 石油学报, 2022, 43(3): 364-375. |
[12] |
支东明, 李建忠, 张伟, 王晓辉, 马强, 刘俊田, 杨帆.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双吉构造带井井子沟组勘探突破及意义[J]. 石油学报, 2022, 43(10): 1383-1394. |
[13] |
张向涛, 李军, 向绪洪, 赵靖舟. 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白云凹陷超压成因机制及其勘探意义[J]. 石油学报, 2022, 43(1): 41-57. |
[14] |
侯连华, 杨帆, 杨春, 杨海军, 李勇. 常规油气区带与圈闭有效性定量评价原理及方法[J]. 石油学报, 2021, 42(9): 1126-1141. |
[15] |
朱明, 袁波, 梁则亮, 杨迪生, 唐雪颖. 准噶尔盆地周缘断裂属性与演化[J]. 石油学报, 2021, 42(9): 1163-1173. |